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
A.贾政扶贾母等人灵柩到了南方原籍,安葬了。一日接到家书,看到宝玉、贾兰得中,甚是欢喜,后又见宝玉走失,复又烦恼。(《红楼梦》) |
B.孙策在父亲死后投奔袁术,虽然屡立战功,袁术也很喜爱他,但他无法忍受袁术的倨傲。他与朱治、吕范等人商议,用父亲孙坚所留的传国玉玺作为抵押,以母舅吴景有难,向袁术借雄兵数千。孙策带领旧将程普、黄盖、韩当等回来途中遇见交情甚密的周瑜,周瑜向孙策推荐了江东“二张”即张昭和张纮。这些人帮助孙策打败刘繇,扩充了兵力,迅速占领了江东。(《三国演义》) |
C.堂·吉诃德看见车上装着两头狮子,以为是魔法师派来对付他的,便不顾别人的劝告,执意让押送人打开车笼,准备与狮子一决雌雄。堂·吉诃德盯着狮子,专等它跳下车,可狮子困惫,一点斗念都没有,堂·吉诃德硬要押送人激怒狮子,押送人只好说他英勇无比,狮子未战已败,还要为他请功,堂·吉诃德因此而沾沾自喜。(《堂·吉诃德》) |
D.在巴黎愚人节的狂欢活动中,爱斯梅拉达优美的舞姿使侍卫队队长弗比斯为之倾倒,神甫克洛德指使加西莫多将爱斯梅拉达抢走。在这危急时刻,弗比斯救下了爱斯梅拉达,并把加西莫多擒获。(《巴黎圣母院》) |
简答题
(1)请概括吴荪甫最后众叛亲离的情形。
(2)克劳狄斯谋杀老国王之后,还写了四重误杀。请说出是哪四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
【注】讲:讲习、研习。徙:迁移。此处指靠近、做到。
孔子的“忧”可以概括为哪两个方面?请你针对孔子所“忧”的“德之不修”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相伴走了三十年,一向无甚大病的她倒要走在长病的他之前了。昨天去参加了一个“文革”中与她同囚“牛棚”的一位老先生的追悼会,回来路上竟猝然倒地。
他怎么都不能接受这个突降的不幸。他跪在她面前,紧握那只失血的手,一遍又一遍地念叨:“说好的,将来你是先要送我的,你怎么可以先走了呢!怎么可以不管我了呢!”她仿佛听到了他的声音,失神的目光亮了一亮,闭着的嘴张开了,发出了耳语般的声音,好像是说,对不起啊,对不起啊……
丧事之后,他和女儿整理了她的遗物。他忍不住又一次泪满衣襟,他摩挲着一摞妻用过的书、笔记本,一页页翻着。突然,他觉得手上有些异样,仔细一看才发现,这本笔记本的内芯,每两页的四周都粘上了。
他小心翼翼地启开了粘着的纸边。出现在眼前的是,几十张蓝色的信纸,每一张上都有着长短句---这是一个男人写给女人的几十封情书。男人正是不久前去世的那位老先生。银钩铁划,写活了一场持续了二十多年的静悄悄的爱!
他像一座雕像般地沉默着,久久。女儿一双手轻轻地按在父亲的肩上。望着,满头白雪的老父,女儿的手战栗了,声音哽噎了:爸爸,请你原谅妈妈吧,她已经走了,对死者是要宽恕的……
父亲像是睡着了。好一会儿才睁开眼睛,望着女儿缓缓说道:
“爸爸!好爸爸!”女儿悲声如箫。节选自徐慧芳《爱的阅读》
请为上文续写一段父亲与女儿对话的文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①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尚书·说命中》)
②外举不避雠,内举不避亲。(《左传》)
③孟子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孟子·尽心下》)
上述三则材料谈到了一个共同的观点,请你加以归纳,并就其中一则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那家咖啡馆有两道门,她总是从最窄的那扇门进出,那扇门人称黑暗之门。咖啡厅很小,她总是在小厅最里端的同一张桌子旁落座。初来乍到的那段时光,她从不跟任何人搭讪,日子一长,她认识了孔岱咖啡馆里的那些常客。有时候,她会坐到他们中间去,但大部分时间里,她还是喜欢坐她自己的那个专座,也就是说坐最里端的那个位子。
有一天晚上,临近午夜时分,她走了进来,当时我也在场,店里只剩下塔尔赞、弗雷德、扎夏里亚和米海依,他们都坐在同一张桌子边。塔尔赞大叫起来:“哎呀,露姬来了……”起初,她显得有些惶恐,但没过多久她的脸上便绽出了微笑。扎夏里亚站了起来,装出一副很庄严的口气说道:“今天晚上,我为你命名。从今往后,你名叫露姬。”久而久之,他们当中所有的人都叫她露姬,我现在想来,她有了这个新的名字之后,反倒觉得放松了。是的,是放松了。
她的衣着非常讲究,跟孔岱的其他客人形成鲜明的反差。一天晚上,她坐在塔尔赞、阿里·谢里夫和拉欧巴的那张桌子,点了一支烟,她那修长的手指让我心头为之一震。尤其让我吃惊的是,她的指甲熠熠闪亮。
(节选自法国作家莫迪亚诺《青春咖啡馆》)
一部小说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富于表现力的细节,请你结合上述选段谈谈细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