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有助于认识物质的性质。
(1)下图表示核电荷数为11~17的元素最高和最低化合价。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氯元素的最高正价是。
②若某元素既可显正价,又可显负价,则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的代数和为。
③写出图中元素的化合价随着核电荷数递增的一条变化规律。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通常排在前面的金属更易失去电子。回答以下问题:
①某金属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最外层电子数x=;若最外层电子失去,达到相对稳定结构,该带电粒子的符号为。
②我国古代发明了"曾青(即硫酸铜)得铁化为铜"的湿法炼铜法,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原理;反反应中,更易失去电子的金属是。
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分析问题:
硫的燃烧镁带的燃烧铁丝的燃烧
⑴上述三个反应都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它们都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它具有氧化性。我能从化学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氧气在上述反应中具有氧化性的原因是。
⑵通过类比、分析反应2Na+Cl22NaCl发现,该反应中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金属活动性顺序在运用中给我们三条判断依据,即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⑴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⑵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⑶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金属铝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能发生置换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由此我发现了一条新的判断依据。
下图为氧化汞受热分解时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根据以上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从图示中我还发现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按下列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
⑴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⑵在通电条件下只有两种气体生成的分解反应。
运用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⑴B是的溶解度曲线。
⑵60℃时,100g水中加入100g硝酸钾,所得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当60℃的该溶液降温到3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