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分)信息时代产生的大量电子垃圾对环境构成严重威胁。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一批废弃的线路板简单处理后,得到含Cu、Fe及少量Au、Pt等金属的混合物,并用如下流程制备胆矾晶体(CuSO4•5H2O):

已知: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阳离子
Fe3+
Fe2+
Cu2+
开始沉淀
1.5
6.4
4.2
完全沉淀
3.2
8.9
6.7

(1)滤渣Ⅰ的主要成份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
(2)反应Ⅱ中加入H2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成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Ⅰ的步骤是                           、过滤、洗涤、干燥。
(5)测定胆矾晶体纯度的实验步骤如下:
A. 准确称取3.125g胆矾晶体样品配成100mL溶液;
B. 取10.00 mL溶液于带塞锥形瓶中,加适量水稀释,加入过量KI固体,发生反应:2Cu2+ +4Iˉ=2CuI↓ + I2
C. 继续向上述混合物中,逐滴加入0.1000 mol·L-1Na2S2O3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共消耗12. 00mL Na2S2O3溶液:I2+2S2O= 2Iˉ+S4O, 则样品中胆矾晶体的质量分数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下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碱石灰(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问题:
(1)他们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位同学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其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三位同学用上述装置制取氨气时,其中有一位同学没有收集到氨气(实验操作都正确),你认为没有收集到氨气的同学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
(4)三位同学都认为他们的实验装置还可用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来制取纯净的氨气,你判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

(11分)Fe、Cu都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运用实验的手段研究Fe、Cu以及化合物的相关性质.请你参与研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取两束细铜丝用砂纸打磨后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再分别伸到O2、Cl2的集气瓶中.你认为甲同学在实验中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为验证Fe在冷的浓HNO3中发生钝化但能和热的浓HNO3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指出其中的两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纠正上述错误后,请你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出发,对装置2提出改进建议,使装置2既能控制反应的进行,又能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在Fe和浓HNO3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块Cu片,Cu片逐渐溶解,反应一段时间后不再溶解.
①丙同学依据反应现象得出Cu片溶解的原因是和HNO3发生反应.他依据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丁同学认为丙同学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在加入Cu片并反应完全后的溶液中含有Fe2但不含有Fe3.说明具体的操作和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分)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固定、加热仪器和橡胶管略)进行有关氨气制取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装置①制取NH3,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测定生成的NH3的体积,则必须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装置中所盛试剂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装置②制取并收集干燥的NH3,烧瓶内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液漏斗中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收集装置应选择________(填装置序号).
(3)若用下列各种试剂组合(其它条件相同)进行制取氨气的对比实验,测出氨气的体积(标准状况)如下表:
试剂:6.0 g Ca(OH)2(s,过量),6.0 g CaO(s,过量),5.4 g NH4Cl(s),5.4 g (NH4)2SO4(s).

试剂组合
①Ca(OH)2 NH4Cl
②Ca(OH)2(NH4)2SO4
③CaO NH4Cl
④CaO(NH4)2SO4
NH3体积( mL)
1344
1364
1792
1753

从表中数据分析,实验室制氨气的产率(产率=×100%)最高的是________(填序号),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分)用下图装置进行转化为的转化率测定实验:
。已知:


熔点(
沸点(

-72.4
-10

16.8
44.3


(1)要顺利进行实验,上图Ⅰ、Ⅱ、Ⅲ处各应连接合适的装置(可重复使用),请从下列A~E中选择适宜的装置,将其序号填入空格内。

(2)将装置连接好,实验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不必写具体过程)
(3)实验时,浓硫酸能顺利滴入烧瓶中,甲装置所起的作用是
(4)开始实验时,先从乙处均匀通入,为使有较高的转化率,实验时滴入浓硫酸与加热催化剂的先后顺序是
(5)实验中“当表面红热时,应将酒精灯移开一会儿再加热”,以防温度过高,这样做的原因是;若用大火加热有处的反应管时,的转化率会(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6)实验时若用25.2g的,加入的浓硫酸是足量的,反应结束时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称得Ⅱ处装置的质量增加11.3g,则本实验中的转化率为%(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某小组同学将一定浓度NaHCO3溶液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现生成了沉淀。甲同学认为沉淀是CuCO3;乙同学认为沉淀是CuCO3和Cu(OH)2的混合物,他们设计实验测定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
(1)按照甲同学的观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乙同学认为有Cu(OH)2生成的理论依据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两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

①在研究沉淀物组成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并净化。具体操作依次为、洗涤、干燥;
②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③实验过程中有以下操作步骤: a.关闭K1、K3,打开K2、K4,充分反应 b.打开K1、K4,关闭K2、K3,通入过量空气c.打开K1、K3,关闭K2、K4,通入过量空气。正确的顺序是(填选项序号,下同);若未进行步骤,将使测量结果偏低;
④若沉淀样品的质量为m g,装置D的质量增加了n g,则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