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透老王家事 看风雨中国】(本题共12分)

老王家事
背景事件
1950年,为响应保家卫国的号召,19岁的我当兵上了战场

1952年,战场上的我收到了家里的来信,说
家里分到了5亩地还有一头牛。
土地改革
1956年,根据党中央的号召,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各行各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1960年,随大伙一起出工生产,很多人都偷懒,出工不出力。

1964年在广播中听到,我国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硕大的蘑菇云在西部地区腾空升起。

1973年,街上很多红卫兵在批斗走资派,社会一片大乱,种地也不能进行,家里陷入困苦的境地。

(1)请在表格中的①②③④⑤处填上正确的内容
(2)事件①和土地改革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3)说说材料③事件有什么后果?
(4)②各行各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指的是什么?有何深远的影响?
(5)造成 “社会一片大乱,老王家种地也不能进行,家里陷入困苦的境地”。这一事件得到改变跟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抗美援朝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 世界三大宗教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以小欺大,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材料二:他看到战争的残酷,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他请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轻摇薄赋。
材料三:他认为,水行要乘船,陆行要坐车,治理国家也一样,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材料四:他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
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
(1)上述材料总体上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产生这一历史现象的时代背景怎样?
(2)上面四段材料中的“他”分别指谁?他们分别属于什么学派?
(3)上述各家代表人物关于治理国家的主张主要有哪些?

读图说史:

请回答:
(1)图片一中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请你概括他的主要政治思想。
(2)图片二中的秦始皇在对待儒家思想问题上采取了什么措施?你如何评价这一措施?
(3)图片三中的汉武帝为发展儒学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回师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他是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
(2)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作用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是什么意思?
(4)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

材料一:90年前的今天,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第一枪”“星火燎原”“力挽狂澜”……这几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
(1)材料一中的“90年前”指的是哪一年?材料二中的“日出东方”寓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第一枪”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的意义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星火燎原”指什么?它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4)材料二中“力挽狂澜”是指遵义会议的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谁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5)你从上述内容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中国政府在维护领土主权问题上立场坚定不移”。日本“购岛”事件,又一次把我们带入了近代那段屈辱的历史。仔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2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日本轮船得驶入下开各口,附搭行客,装运货物:一、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二、从上海驶进吴淞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
——某条约内容
甲午战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仔细观察图一,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出图中阴影部分在近代被哪国家所割占?通过什么条约在何时被割占?
(2)阅读材料二,思考这段文字材料出自哪个条约?请你简要概述该条约的内容。
(3)结合材料三中“甲午战败‘成中国之巨祸’”,思考这场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整体性影响是什么?
(4)材料三中战争导致的“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想象当时的场景,针对目前的钓鱼岛问题,我们中学生能做些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