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曾说:“孔教之为国粹之一,而影响于数千年之社会心理及政治者最大,且为当时社会之名产,此均为吾人所绝对承认者”。这表明陈独秀
| A.借孔子名义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 B.以理性的态度肯定儒家思想的优点 |
| C.推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 | D.对儒家思想存在绝对肯定的看法 |
董仲舒说:“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致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致于忧。以此为度而均调之,使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今世弃其度制,而各从其欲。……富者愈贪利而不肯为义,贫者日犯禁而不可得止,是世之所以难治也。”董仲舒这一观点主要着眼于
| A.消除贫富差距 | B.保障财政收入 |
| C.维护专制统治 | D.缓和阶级矛盾 |
从政治经济结构看,德意志帝国(1871~1919)呈现的是“经济巨人、政治跛子的半资本主义或者说是半专制主义的社会形态”。以下能支持这一观点的史实不包括( )
| A.德意志工业化进程加快 | B.皇帝拥有主宰议会、创制法律等权力 |
| C.德意志皇帝是国家元首 | D.宰相对皇帝负责,而不是对议会负责 |
下面是近代法德两国政体的比较,表中数字处填写的内容应分别是( )
| 项目 |
法国共和制 |
德国君主立宪制 |
| 国家元首 |
总统 |
皇帝 |
|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
① |
世袭 |
| 国家元首任期 |
任期制 |
终身制 |
| 政府首脑 |
总统 |
② |
| 国家权力中心 |
③ |
皇帝和首相 |
A. 世袭、君主、总统B.世袭、宰相、议会
C.选举、君主、议会D.选举、宰相、议会
如图是画于1890年标题为“辞退俾斯麦”的历史漫画。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辞退俾斯麦的应是( )
| A.帝国皇帝 | B.内阁成员 |
| C.帝国议会 | D.联邦议会 |
恩格斯曾说:“共和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最终建立毕竟使法国工人有了一个基础,可以组织起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并且在将来不是为他人的利益而是为它本身的利益进行战斗。”这表明( )
| A.法国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发生 |
| B.法国已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 |
|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
| D.共和制度的建立和巩固不利于工人运动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