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阅读】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祖莹字元珍,范阳遒①人也。父季真,位中书侍郎,钜鹿太守。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②学生,耽③书,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⑤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尤好属⑥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生徒悉⑦集,莹夜读劳倦,不觉天晓,催讲既切,遂误持同舍生赵郡李孝怡《曲礼》卷上座。博士严毅,不敢复还,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以才名拜太学博士。
【注】①范阳遒(qiú):范阳郡道县。②中书:即中书省,官署名。③ 耽,迷恋、沉溺。④都讲:主讲。⑤蔽塞:遮盖。⑥属: 撰著,撰写。⑦悉:全,都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 益慕圣贤之道 (2)或遇其叱咄
(3) 俟其欣悦 (4)父母恐其成疾 下面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禁之不能止父母寝睡之后 |
B.为家人所觉不足为外人道也 |
C.常密于灰中藏火骈死于槽枥之间 |
D.以才名拜太学学士以衣被蔽塞窗户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甲】【乙】两文所写人物宋濂和祖莹在读书上有什么共同特点?请你再举出一个类似的例子。(2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先: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选段主要运用了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3分)
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稍大,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
盖松之为物,干挺而枝樛①,叶细而条长,离奇而高耸,潇洒而扶疏,鬖髿②而玲珑。故风之过之,不雍不激,疏通畅达,有自然之音;听之可以解烦忧,涤昏秽,旷神怡情,恬淡寂寥,逍遥太空,与造化游。宜乎③适意山林之士,乐之而不能反也。(节选自刘基《松风阁记》)
【注释】①樛:弯曲向下。②鬖髿(sān suō):比喻草木枝叶下垂貌。③宜乎:怪不得。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一处停顿。听之可以解烦忧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宜乎适意山林之士,乐之而不能反也。
本文描绘了松风阁的独特风声,抒发了作者的 情感。(2分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节选自《愚公移山》)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年且九十②甚矣,汝之不惠
下面各项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面山而居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 B.汝心之固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C.河曲智叟亡以应以衾拥覆 | D.其如土石何?蹲其身,始与台齐 |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这里借“孀妻遗男”表现了人们对愚公(四字短语)精神的感动和支持,这种写法是。
阅读《鲁宗道不欺君》,完成后面问题。
(鲁)宗道为人刚直,疾恶少容①,遇事敢言,不为小谨。为谕德②时,居近酒肆,尝微行就酒肆中,偶③真宗亟④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使者先入,约曰:“即⑤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宗道曰:“第以实言对。”使者曰:“然则公当得罪。”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言对。帝诘之。谢曰:“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帝以为忠实可大用。
【注释】①少容:不肯容忍。②谕德:教育太子的官。③偶:恰遇。④亟:通“急”,紧急。⑤即:如果。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为谕德时()②尝微行()
③宗道方自酒肆来()④故就酒家饮()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然则公当得罪
A.杂然相许 | B.吴广以为然 |
C.然往来视之 | D.然后知生于忧患 |
请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停两处)。
即 上 怪 公 来 迟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
(1)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言对。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柳宗元《小石潭记》)请结合选文全段概述文中真宗认为鲁宗道“可大用”的原因。
【古文阅读】
(娄)师德长八尺,方口博唇,深沉有度量。人有忤①己,辄逊以自免,不见容色。尝与李昭德偕行,师德素丰硕②不能遽③步昭德迟之,恚曰:“为田舍子④所留!”师德笑曰:“吾不田舍,复在何人?”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洁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
狄仁杰未辅政,师德荐之。及同列,数挤令外使。武后觉,问仁杰曰:“师德贤乎?”对曰:“为将谨守,贤则不知也。”又问:“知人乎?”对曰:“臣尝同僚,未闻其知人也。”后曰:“朕用卿,师德荐也,诚知人矣。”出其奏。仁杰惭,已而叹曰:“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⑤远矣。”(节选自《新唐书·娄师德传》)
【注释】①忤,wǔ,不顺从、触犯。②丰硕,肥胖。③遽,jù,急。④田舍子,即乡巴佬。⑤逮,及。划分下面句子的停顿,用“/”在句中划两处。
师 德 素 丰 硕 不 能 遽 步 昭 德 迟 之解释下面加点字解释不相同的一组是()。
A数挤令外使广故数言以亡(《陈涉世家》)
B师德荐之委而去之(《孟子二章》)
C不见容色见渔人,乃大惊 (《桃花源记》)
D诚知人矣诚宜开张圣听 (《五柳先生传》)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远矣。文章选自《娄师德传》,却花了不少笔墨写狄仁杰的事,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