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 如果第三世界在华盛顿发出了什么信息的话,那就是:我们仍然为全球化付出代价,只要我们能确信,如果我们按规则办事,它就会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从现在起,我们要参与制订这些规则。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说:“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部分。
——(美)《商业周刊》1998年10月19日评论《对自由市场的信心危机》
评述材料中发展中国家对于全球化的观点。(就材料观点进行评论,要求史论结合,层次清晰,表述清楚)

科目 历史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他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全球通史》
材料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向市场化的变革。
回答:
(1)材料一中的“重要转折点”指哪一历史事件?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全球化进程的原因。
(3)中国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做出哪些努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这种责任制不改变土地公有制形式,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上的自主权,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改变了经济管理中过于集中和单一的方式。
材料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时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体制,把宏观与微观、计划与市场结合起来。
回答:
(1)据材料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据材料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3)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点。

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人民公社时期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回答:
(1)根据材料一的图四与图五指出在过渡时期,我国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哪两次重大变化?两次变化的原因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失误是什么。其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3)材料三所说农村经济体制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体制的推行为什么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

长征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宝贵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红军长征组图

材料二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材料三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学会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就一定能够加快新长征的步伐。让我们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为改变我国的落后面貌,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勇前进!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回答:
(1)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一的图示反映出红军长征战胜了哪些困难?
(2)材料二中的“万里长征”是指什么?(2分)为争取该长征的胜利,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是如何告诫共产党人的?(2分)
(3)材料三中“新长征”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新长征”主要“新”在哪里?(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重庆是长江上游地区最大的港口域市,它位于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处于中国西部最富饶的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交往的必经之路上,由于居于水运中心的位置,重庆受到外国列强的关注。他们要打开西南地区的广阔市场,就必须开埠重庆。到1876年,中英《烟台务约》规定开辟川江的门户宜昌为商埠并允许“英人派员驻渝查看川省之英商事宜”,重庆在事实上对英法等国开放。1891年重庆建立海关,正式开埠。由于此时日本尚未在中国取得片面最惠国待遇,所以不能分享重庆开埠之侵略权益。
材料二 1875-1911年重庆港进出口贸易额统计《单位:万海关两)

注:土货是指本国产的物品。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等西方列强在重庆开埠的原因。(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在重庆开埠问题上取得与英法同样的特权是通过哪一条约?(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l875—1919年重庆港进出口贸易的特征。(4分)并说明它所反映的问题。(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l912年和l914—1918年间重庆洋货进口值相对较低的原因。(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