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进行变法,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战国七雄中下列方位的国家名称。
最东边: ___________最西边:__________最南边:__________最北边:__________
材料二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般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遮长,卒定变法之令。  —— 《史记·商君列传》
(2)各国为增强国力纷纷招揽、任用贤能之士,实行变法。材料二中的“变法”是指历史上哪一次变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的观点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
材料三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除隘法。……于是分天下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3)材料三中的“王”是谁“初并天下”是什么意思?材料三反映出“王”采取了哪两项措施?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30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发展之路,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以下是1948年以来历次“美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总统”评选结果

位次
历次评选结果
1948年
1962年
1977年
1984年
2000年
1
林肯
林肯
林肯
林肯
林肯
2
华盛顿
华盛顿
华盛顿
罗斯福
罗斯福
3
罗斯福
罗斯福
罗斯福
华盛顿
华盛顿

请回答:
(1)这个国家所在的地区能够被发现,和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2)美国通过哪两次资产阶级革命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分别扫除了哪些障碍?
(3)华盛顿、林肯为什么能够成为“美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总统”?
(4)美国成为世界强国,其经验可以给我国现代化建设带来哪些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进入18世纪后,欧洲工业革命的浪潮以不可阻挡的势头迅速推进。1851年5月,在英国伦敦一座晶莹剔透的水晶宫内,以工业革命伟大成果为展示内容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隆重开幕了。1.7万参展者带来了约100万件展品,在160天的展期内,迎来了世界各地多达630万人次的参观者。这次展览会云集了工业革命时代最先进的工业成果。
——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规模的世博会,它对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和谐有着广泛的影响和独特的作用,当数千万中国人以无比欣慰的心情迈进上海世博园大门时,便真真切切地的触摸到人类文明的脉搏。全球正处在摆脱金融危机的关键一年,这样的盛会就更加引人注目。但在世博会展示的场馆中,中国企业所表现出的创新活力不足,这是必须要正视的现实。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上海世博会,中国人感知什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欧洲工业革命的浪潮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它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
(2)在首届世博会举办时,英国的政治体制是怎样的?该体制最早在英国确立的标志是什么?英国能够成功举办首届世博会的有利经济条件是什么?
(3)某出版社为宣传世博,准备出版《世博与科技》。根据所学知识,请你按照下列表格的目录要求,提供一些相应的素材,填写在相应表格。

《世博与科技》部分
目录
相关材料
第一章
新式交通工具
(2例)
第三章
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4)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从世博会的发展中得到哪些感悟?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读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是谁的作品?该作品体现了什么思想?
(2)图二中人物的主要思想观点是什么?请举出两例受启蒙思想影响的革命运动。
(3)上述图片反映的思想文化运动,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有何共同的历史作用?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雨果的一七九三年》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英国历史学家卡莱尔曾经说过一句话“历史都是假的,除了人名地名;小说都是真的,除了人名地名。”因为真实的历史往往被人为地遮掩粉饰而变得虚假。虚构的小说却揭示了深刻的社会现实而还原了历史的本真。法国文学家雨果创作的《九三年》正是一部基于现实而创作的小说。 1793年,当时面对国外反法同盟的进攻和国内保皇党人的叛乱,法国人民进行了捍卫革命成果的斗争。这时,潜回国内的保皇党叛军头目是朗德纳克侯爵,而对手恰恰是他的侄孙,早已投身革命,成为年轻有为,战功卓著的共和军司令郭文。
战争是残酷的!共和军斗志昂扬,势如破竹,叛军节节败退,退入一座古堡。双方只隔着一道石桥。为了阻止共和军的进攻,叛军将抓获的三个农民的孩子作为人质锁在桥头堡中,内置柴草、柏油并用硫磺线与古堡相连,铁门的钥匙就掌握在朗德纳克手中。共和军攻进了古堡,临逃的敌人点燃了导火索。孩子们危在旦夕,共和军没有钥匙无法营救。千钧一发之际,已经从暗门逃脱的朗德纳克听见了呼救声,他毅然走向古堡。三个孩子得救了,朗德纳克束手就擒。如何处置这个曾经杀人如麻的叛军首领,共和军的政治委员西穆尔登,这是郭文的恩师,又是一个铁面无私的革命者,他连夜召开军事法庭,判处朗德纳克死刑,并定于第二天早上行刑。可是,第二天监狱门打开,里面坐着的却是共和军的司令郭文。朗德纳克被他放走了,释放侯爵的理由并非他们之间的亲情,而是郭文认为,朗德纳克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三个无辜孩子的生命,这足以成为赦免他的理由。因为“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着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郭文用自己的生命为自己的“叛逆”负责。坚持原则的西穆尔登不能原谅郭文的罪行,按照革命法律,他亲自判处郭文死刑,尽管他一直把这个年轻人当亲儿子看待。然而就在郭文被执行绞刑的头颅咣当落地时,人们听到一声枪响。西穆尔登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开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综合摘录侯会著《道德准则》(《今晚报》2011.11.7)
请回答:
(1)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请说明雨果《九三年》这部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
(2)阅读下划线部分,联系所学知识,请列举出这场革命有哪些“人道主义”成果。
(3)阅读材料后,请你分享你的感悟。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农奴制改革前夕,有这样一个地主,人们问他为什么不使用打谷机时,他回答说:“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它需要修理,还需要喂养马匹(用马匹来带动机器),而农民一文钱也不要花费。”
材料二: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材料三:到了19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俄罗斯帝国、中国清朝和德川日本都面临严重的危机,成为了十字路口上的国家。除非它们进行完全彻底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改革,否则他们就无法摆脱国内危机,相对于工业化国家,会变得越来越弱。强劲的改革运动在这四个国家开展,很多改革者游历欧美,亲自体验立宪政府和工业化社会,并试图沿着工业化国家的道路改造自己的国家。但结果大不相同。日本改革更为彻底,成为新兴的国家,并开始向更广阔的世界扩展其影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请说明出俄国农奴制废除的背景。
(2)阅读材料二,请说明“非凡的改革方案”所代表的历史事件,并解释其主要内容。
(3)阅读材料三,从“大国崛起”的角度,来谈一谈你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