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时,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民族联系的加强,"四海之内若一家",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秦国变法比较彻底,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国富兵强,在实力对比上较之山东六国有着明显的优势,已经有了进行统一战争的可能性。充分运用这些有利条件,秦王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果断地发动大规模的兼并战争。从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灭韩起,至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齐止,前后只用了十年时间,便"初并天下",统一了六国。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汉武帝在位54年,是中国古代统治年代比较长的帝王。汉武帝时代,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汉武帝表现出雄才大略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材料三 根据工业复兴法,成立了有大银行家、工业家和经济学家参加的全国工业复兴局,由国家监督生产,调节各企业主之间的关系……根据法案还确定由国家调节雇主同工人之间的关系,确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应签订集体合同事宜……(罗斯福新政)为以后美国和其它许多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政府所效法。
--黄安年《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始皇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
(2)根据材料二,归纳汉武帝的主要功绩。
(3)材料三反映出罗斯福新政的什么突出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政"的结果。
(4)综上所述.秦始皇、汉武帝、罗斯福有何共同之处?
名人信件和日记能够反映时代风貌,下列材料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苏两国在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方面的探索和调整。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材料二 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罗曼·罗兰还根据他在苏联的见闻撰写了《莫斯科日记》,在日记中,他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的"明智试验"是指美国历史上哪次著名改革?此项改革与以往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相比有何显著特征?
(2)依据材料二并从经济的角度看,20世纪三十年代中后期,苏联"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取得了怎样的成就?罗曼·罗兰认为苏联"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有何具体表现?
(3)美苏两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对20世纪四十年代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报纸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阅读下列有关报纸的图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所示报纸创办于何地?图二、图三所示报纸分别宣传了哪些主要的进步思想?这些思想对当时的社会变革产生了什么影响?
(2)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中学生,我们今天还可以通过哪些大众传播媒体来获取信息、了解社会?面对众多的信息,我们应该持何种积极态度?
美国是一个年轻而又强大的国家。它诞生于18世纪70年代,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世界第一位,它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8世纪70年代、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界30年代,美国面临怎样的重大社会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对付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实施了什么政策?由此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3)3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了什么发展时代?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4)从美国的崛起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哪些经验?
欧洲曾是世界的中心,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近现代历史,反映了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趋势,展现了人类社会前行的足迹。
材料一 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仅是社会中某一阶段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还产生了欧洲社会的新的政治制度。
材料二大欧洲一直是欧洲政治家的理想。之前,有人试图用武力实现大欧洲的理想。然而历次战争,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以及后来的政治、经济发展趋势,让欧洲一些富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清醒地认识到:欧洲国家必须走正当联合之路,才能实现大欧洲的理想,才能顺应世界发展的趋势。
材料三
请回答:
(1)14~15世纪,哪一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材料一中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这两场革命中各颁布了什么法律文献?
(3)两次世界大战都爆发于欧洲,他们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4)材料二所指"试图用武力实现大欧洲的理想"的政治家有哪几位?为走上欧洲的联合,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欧洲国家有何重大举措?
(5)材料三漫画形象地反映了当前欧洲面临发展困难,你认为怎样做才能尽快摆脱当前的困境?
2013年,新中国的年轮将刻上第六十四圈,一个甲子的岁月既有风风雨雨,也有辉煌灿烂。有的学者曾将六十多年的历史分成两段,"前三十年收获的是民心,后三十年收获的是美元(发展经济)"。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报告充分论述和高度评价了"前三十年"对当代中国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具有奠基意义的两件大事:一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二是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材料二上世纪80年代初,齐鲁大地开始"包干到户,包产到户"。少数群众惋惜地说,"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但是更多的人坚信:"大包干就是好,大锅饭就是不怎么样。"
材料三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年 |
1992年 |
2002年 |
2010年 |
|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3524 |
20370 |
102308 |
421368 |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
343.4 |
1826 |
7073 |
28762 |
(1)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取得了哪些"收获民心"的重大成就?(举出两例)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上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实行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大包干就是好"?
(3)材料三反映出,1978年后,尤其是在1002年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这应得益于1978年和1992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这两次会议在经济方面分别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