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名人信件和日记能够反映时代风貌,下列材料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苏两国在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方面的探索和调整。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材料二 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罗曼·罗兰还根据他在苏联的见闻撰写了《莫斯科日记》,在日记中,他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的"明智试验"是指美国历史上哪次著名改革?此项改革与以往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相比有何显著特征?
(2)依据材料二并从经济的角度看,20世纪三十年代中后期,苏联"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取得了怎样的成就?罗曼·罗兰认为苏联"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有何具体表现?
(3)美苏两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对20世纪四十年代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历史小论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美国200多年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世界近现代文明的脚步。为进一步了解美国文明发展的历程,请你参加下面的历史小论坛——“美国发展之路”探究活动。
【独立·统一篇】
2008年,由8位英国顶尖国际和政治评论员组成的一个专家委员会对43位美国总统分别以“最差”、“平庸”、“好”、“最伟大”等不同的标准进行了排名,在其公布的“最伟大总统”排名中,亚伯拉罕·林肯和乔治·华盛顿分列第一和第二,富兰克林·罗斯福排名第三。
(1)依据史实,概括指出华盛顿和林肯被评为美国“最伟大总统”的原因。
【创新·富强篇】
19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都走在了西方世界的最前列。20世纪二三十年代,罗斯福创新性地采取对策应对经济危机,取得了显著成效。当今美国人才济济,全球一半多的科技发明出自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20世纪后期凭借独一无二的综合实力成为超级大国。
(2)在科技创新上,举出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两项,并指出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地位及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在制度创新上,罗斯福应对经济危机的举措被称作什么?其中心措施、显著特点分别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经济发展三个不同阶段的表现(特点),完成下表:

时间(阶段)
原因
表现(特点)
五六十年代
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七八十年代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弊端日益显露,受经济危机打击;通货膨胀;债务负担沉重

90年代
改革社会经济;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发展;完成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感悟·启示篇】
(4)纵观“美国发展之路”,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中共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阅读下列胡锦涛所作十八大报告中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1)材料中“九十多年来”具体指的是发生在近代中国的哪一重大事件以来?这一事件的发生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在20世纪,我们党先后形成了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请按照提示,完成下表:

党的中央
领导集体
标志形成的会议
核心人物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
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形成的理论成果
第一代


毛泽东思想
第二代

邓小平

第三代
中共十四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胡锦涛在报告中说: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请探究该观点的史实依据。
材料二香港、澳门回归以来,走上了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坚持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4)据材料二,“一国两制”还有待解决哪个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科学构想的提出者及其准确含义。

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西方步入近代史的时间远远早于东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近代史的起讫时间大约是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末。……从14世纪到17世纪,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而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掠夺,则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取得了政权,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1)依据材料,指出17世纪以前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起推动作用的历史事件或现象。举出17世纪到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取得政权的典型史实两例。
材料二 1793年,英国政府全权特使马戛尔尼来华,向清朝提出通商贸易的要求,乾隆帝以不合祖制为由予以拒绝,在给英王乔治三世的回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据《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
(2)材料二反映出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就该政策的利与弊,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三起自19世纪中叶的西学东渐过程,由器物而及于制度。然而,革命派效法孟德斯鸠、卢梭、华盛顿的理想被军阀统治的丑恶现实撕成碎片之后,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们开始由器物和制度层面锲入到文化心理层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开端的标志及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器物”和“文化心理”而发起的两次运动。

2013年元旦前后,电视剧《隋唐英雄》在湖南卫视热播,引发了人们对隋唐历史的关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全长两千多公里。它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古人赞颂它的历史功效说:“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今扬州)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摘自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它”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对“它”做一简要评价。
材料二

图一图二图三
(2)材料二中的楷书作品都自成一家,成为后世取法的典范。其作者分别是中国古代“四大楷书家”中的哪一位?
材料三“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百姓)诚可畏也。”“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
(3)唐太宗采取的哪些政策措施体现了上述思想?他能得出“(百姓)诚可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史学家郭沫若在评价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时,说其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4)郭沫若评价的这位皇帝是谁?为什么说其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一直在为侵略战争罪行翻案,如“教科书事件”等。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几次以首相身份参拜供奉着战争罪犯的靖国神社,引起邻国人民和亚洲人民的强烈抗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以日本在侵华战争中所犯的罪行为例,批驳日本右翼势力及小泉的所作所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