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学每月发薪水的那一天,可以说是最紧张的一天。各人在会计处拿到薪水,就得赶紧奔向新街口换成银元。投机商人都知道附近各单位的发薪日期,所以经常乘机抬高银元价格。去得越晚,亏就吃得越大。换了银元,立刻嘘嘘地赶到米市买米。” 著名历史学家韩儒林先生回忆的这一情景发生于
| A.民国初期 | B.国民政府前十年 |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以致“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土地兼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
| B.宋代统治者通过实施土地兼并解决了唐末五代农业的不景气状况 |
| C.土地兼并顺应了宋代社会发展要求,促进了宋代的长治久安 |
| D.土地兼并这一千百年来的问题在宋代得到基本解决 |
唐代安史之乱时,长安和洛阳俱失,地方州郡还是有办法可以各自为战,并最终平叛;北宋时金兵内侵,只汴京一失,全国瓦解,更难抵抗。你认为造成这两种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 A.唐朝经济繁荣远胜北宋 | B.北宋军事实力弱于唐朝 |
| C.金兵力量强于唐朝叛军 | D.北宋地方财权全归中央 |
宋志明《现代新儒学的可能走向》一文指出:“儒学有效地组织社会、安顿人生,已形成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具有强盛的生命力。”下列儒学主张中最能体现儒学“组织社会、安顿人生”这一特点的是
| A.天人感应 | B.格物致知 |
| C.经世致用 | D.民贵君轻 |
有史学家评论说:“郡县制在一定程度突破了政治治理中传统的血缘宗族因素。……(郡县制)所代表的新型国家之职,‘正在使人人直属于国’。”这说明了郡县制的实行
| A.彻底废除了传统宗法制 | B.直接加强了皇帝的集权统治 |
| C.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 | D.从根本上确立了新型的国家 |
德国学者韩博天说:“中国政府经常运用一种‘试点’的方法,即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成功的地方经验会被吸收到中央的政策中,继而在全国推广。”这种方法体现在
①社会主义工业化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④9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
|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 C.②③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