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学会从图表中获取信息是一项学习的基本技能。对比图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我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

全国人口普查
总人口(万人)
年平均增长率(%)
文盲率(%)
每10万人中大学生数(人)
60周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第五次(2000年)
126583
1.07
6.72
3611
10.33
第六次(2010年)
133972
0.57
4.08
8930
13.26

注:表中数据大陆人口,其中的文盲率是指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从图表看我国这10年人口的发展状况,有喜又有忧,喜和忧分别是什么?
选择其中一项担忧说说它可能带来的经济方面的负面影响,这一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存在怎样的关系?实现PRED协调发展的关键是什么?我国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选择是什么?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践行价值观]
“镇江志愿服务”,全国有影响,全省有地位。截止到2014年10月,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21万多人,占城镇人口比例为14.6%,在全省排名第3。镇江市志愿者活动以“馆一校一报一网”为主阵地,建成社区、广场、路口、工地、场馆和医院等一批志愿服务站点,突出“四类人员”(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基本上实现了重点领域全覆盖。
(1)志愿者活动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哪两项具体内容?
我市中学生志愿者的身影活跃在校内校外。他们在南山绿道捡拾垃圾;他们陪同残疾儿童一起做康复训练;他们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心理慰藉;他们为环保、科技宣传活动作认真准备,担任讲解------
(2)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对未来成为合格公民有什么帮助?
在志愿活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同学因意见不统一而产生矛盾;有的同学做纪念馆讲解员,却无法回答参观者的提问;有的同学陪老人聊天,感觉无话可说……
运用所学知识,请你为改进中学生志愿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献计献策。

材料一:2014年10月23日,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材料二: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谈到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时指出,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宪法是我们根本的活动准则,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对腐败分子零容忍、严查处。对腐败行为,无论出现在领导机关,还是发生在群众身边,都必须严加惩治。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过的有关法律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决定》围绕宪法确定的一系列事项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中《报告》的内容,体现了哪些法律知识(观点)?
(3)为防止、减少乃至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从国家层面来讲,你认为应该如何做?(至少回答3个方面,6分)
(4)公民不仅是法治中国前行的受益者,更应该是参与者和推动者。对此,我们每个公民应该如何去做呢?

2014年6月9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
“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一项科技创新可以催生一个产业,可以影响乃至改变世界。”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
“走好科技创新先手棋,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对创新重要性的理解。
(2)作为当代中学生,你打算怎样使自己逐步成为创新型人才?

2015年3月31日,肥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在泰西会议中心召开。主要是安排部署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动员全市各级抢抓机遇、鼓足干劲,确保顺利实现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奋斗目标。动员大会后,市教育局立即行动,召开了一系列全市教育系统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会议,要求全市教育系统的广大干部教师、学生积极投入到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活动中来。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争做文明中学生,你打算如何去做?
(温馨提示:综合运用初中阶段所学过的思想品德课的有关知识,从正确处理与社会、与自然、与他人关系的角度回答问题,其中法律方面的知识不要再涉及。至少回答6条)

中学生王某在校常常炫耀自己的名牌手表,同学李某向其索要,想戴几天。王某不给,李某仰仗身强力壮,动手打伤王某,抢走手表。事后,王某因害怕报复,没敢声张,独自找李某想要回手表。没料到李某更加恼火,和他的几个“哥们”一起,又将王某暴打一顿,并威胁说:“以后有好玩的,要先想着我们,不然有你好看的!”从此以后,王某陷入痛苦之中……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教训惨痛。
分析张某的上述经历,给我们中学生怎样的警示?(用《安全教育》的有关知识回答,6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