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将适量1.00 mol·L-1 CuSO4溶液和2.00 mol·L-1 NaOH溶液混合,过滤后得到浅绿色碱式盐沉淀A[化学式:aCu(OH)2.CuSO4]。将9.08 g A隔绝空气在1 000℃左右强热,得到了5.76 g砖红色固体B(铜的+1价氧化物),同时得到的混合气体C;再将5.76 g B溶于过量稀硫酸得到2.56 g另一种红色固体D和蓝色溶液。
(1)实验需用1.00 mol·L-1 CuSO4溶液480ml,配制以上溶液需用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玻璃棒、量筒外还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称取的胆矾固体是____________;配制溶液浓度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__
A.称量质量正确,但胆矾晶体部分失结晶水 |
B.配制溶液时,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
C.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往容量瓶里加水定容至刻度 |
D.称量胆矾时把胆矾放在右盘称 |
(2)B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同学认为A中可能含有杂质Na+,验证此判断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气体C的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O3和SO2不需填)。
(5)通过计算确定A的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反应在210℃时达到平衡:
①PCl5(g)PCl3(g)+Cl2(g);△H1>0K1=10
②CO(g)+Cl2(g)COCl2(g);△H1<0K2= 5×103
③PCl5(g)+CO(g)COCl2(g) + PCl3(g)K3
(1)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3 =。
(2)要使反应①和反应②的K数值相等,可采取的措施是(填序号)。
A.降低反应①、②体系中Cl2浓度 | B.反应①、②选择不同的催化剂 |
C.反应①、反应②同时升高温度 | D.降低反应①、反应②的体系压强 |
E.反应①降低温度,反应②维持210℃
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1)上图是N2(g)和H2(g)反应生成1mol NH3(g)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2和H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若已知下列数据:
化学键 |
H-H |
N≡N |
键能/kJ·mol-1 |
435 |
943 |
试根据表中及图中数据计算N-H的键能kJ·mol-1
(3)合成氨反应通常用铁触媒作催化剂。使用铁触媒后E1和E2的变化是:E1______,E2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4)用NH3催化还原NOX还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4NH3(g)+3O2(g)2N2(g)+6H2O(g) ;△H1= akJ·mol-1
N2(g)+O2(g)2NO(g);△H2= bkJ/mol
若1mol NH3还原NO至N2,则该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热△H3=kJ/mol(用含a、b的式子表示)
有一无色透明溶液,,可能含有Na+、K+、Fe2+、Ba2+、NO3-、SO32-、SO42-离子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①取少量该溶液,滴加氯水,氯水褪色。
②取少量该溶液,浓缩,加Cu片和浓H2SO4,加热, 有无色气体产生,后在空气中又变成红棕色
③用洁净的铂丝蘸取该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
④取少量该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
(1)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
(2)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
(3)为进一步确定可能存在的离子,应该补充的实验是。
A、B、C、D、E是短周期元素,周期表中A、B、C同周期,C与E同主族。A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B的最外层电子数比C的最外层电子数少1,常见化合物D2C2与水反应生成C的单质,且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1)元素E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_______周期,___________族;
(2)D2C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B的氢化物的结构式为 _______________;
(3) B的氢化物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Z,则Z中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
Z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浓溶液共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 跟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
(5)化合物EC2通入到BaCl2和H2O2的混合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
X、Y、Z、W均为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1)若该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①X为强碱溶液,W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则Y到Z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X是一种盐,逐滴加入W,溶液中开始无气泡,后产生无色无味气体Z,则Z的电子式为。
(2)若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①X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W是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之一,则Y的水溶液中加入W生成Z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X常温下为气体化合物,Z是一种红棕色气体,X气体的检验方法。X转化为Y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