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工业革命的进行对东西方国家都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马克思说:“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化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迟缓的发展进程变成了生产中真正的狂飙时期。”
(1)根据材料,说出英国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与工业革命后的主要生产方式。结合所学知识简答工业革命的积极影响。(答要点)
(2)为了开辟市场和掠夺原料,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由此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有人说洋务运动是中国的工业革命,你认为呢?说出理由。(开放题,从工业革命的概念、内容、目的、实质等方面解答)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创新】
(1)请给右图加上恰当的标题。元朝的中书省和唐朝的中书省职能有何不同?
【边疆管理】
"东突"恐怖势力是指以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为目标、以恐怖袭击为手段的恐怖组织或团伙。2013年以来,"东突"恐怖活动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发展动向,这为中国反恐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
(2)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试用汉、唐时期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综合国力】
(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中国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法国)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3)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科技发明、商业发展、海外贸易三方面举例说明宋朝"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
【科技文化】
(4)明清之际,科技发展开始显露出一些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右图出自明清时期的哪一著作?该著作地位如何?
大欧洲一直是欧洲人的梦想,近现代以来,曾有无数欧洲人为实现这一梦想而努力探索。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拿破仑的欧洲梦】
材料一
![]() |
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 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 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 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 社会的摧毁人。 --恩格斯《德国状况》 |
这是一位同亚历山 大和恺撒一样的天才人 物……竟还有立法家们 具有的才能。 --梯也尔《执政府 和帝国的历史 |
(1)材料一中图片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2)曾有思想家称赞拿破仑是骑在马背上的"世界灵魂",请结合材料一的两段论述说说拿破仑为统一欧洲所做的努力。
【希特勒的欧洲梦】
材料二 1933年5月10日夜,德国柏林国家剧院门前,成千上万的图书被人们投入熊熊的烈火之中,……戈培尔在一旁狂叫:"一个革命者应该无所不能的,在毁坏和重建中,他应该是同样伟大的。假如你们有权利把一大堆知识分子的垃圾扔到火堆里去的话,那么你们也有责任为真正的德国精神开辟出一条道路来。"
(3)材料中所谓"德国精神"的实质是什么?为践行这种"精神",完成统一欧洲之梦,希特勒是如何做的?
【走向联合的欧洲梦】
材料三(二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摘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Ⅱ》
(4)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促使欧洲人产生"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这一意识的因素是什么?在此思想意识引领下,战后欧洲人是如何推进欧洲统一进程的?
(5)当前欧洲的联合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
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又是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两国关系的发展集中体现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复杂多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友好交流】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1)日本仿效唐朝"法式"进行的重大改革是什么?
【各自探索】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三 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2)结合材料二、三,概括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侵略抗争】
材料四如右图
(3)明治维新后,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请各举一例日军犯下的侵华暴行。材料四反映了日本的侵略战争给日本人民带来了什么?
(4)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1945年8月15日,中华民族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其重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5)以史鉴今,请你为中日关系的发展提一个小建议。
一位伟人就是一座历史的丰碑。一代伟人邓小平(1904-1997)用他传奇的经历书写了一个传奇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篇章一:戎马生涯
材料一邓小平的主要革命活动(见下表)
时间 |
主要活动 |
1920年 |
赴法国勤工俭学,年仅16岁 |
2921年 |
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担任青年团旅欧支部的领导 |
1929年 |
在广西领导了百色起义 |
1934年 |
参加长征,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
1935年 |
参加在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
1947年 |
同刘伯承一起率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 |
1948年 |
任总前委书记,与刘伯承、陈毅等指挥了举世闻名的 |
(1)根据材料一完成①、②两处填空。
(2)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有什么战略意义?
篇章二开国元勋
材料二如右图
(3)作为开国元勋的邓小平,建国后率军解放大西南,为西藏的和平解放做出了突出贡献,西藏解放于哪一年?有何重大意义?
篇章三总设计师
材料三如下图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1982年9月,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
(4)请结合图片举至少三项史实说明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
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请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政治篇】
材料一
(1)材料一中三在则史料依次反映了我国古代史上三次政治改革,其中第一次改革有何历史影响?概括第二、三则史料,指出这两次改革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
【经济篇】
材料二如下图
春秋战国时期的农具和穿有鼻环的牛尊
(2)从材料二的图片中,你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该现象的出现有何作用?
【思想篇】
材料三如右图
(3)材料中三幅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前期的三场重要运动,请写出其中一次运动的名称及其对思想解放的积极影响。
【教育篇】
材料四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作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五中国进入近代以后,剧烈的社会大变动迫切需要大批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而科举制度依旧执迷于八股文、小楷试帖,所取之人内不能兴国安邦,外不能御侮抗敌。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4)为改变材料四所反映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炀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5)针对材料五所反映的现状,晚清政府是如何变革教育、培养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