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3年6月,由泰州市市文明办、泰州晚报、望海楼实名论坛联合举行的“文明随手拍”活动现招募“拍客”志愿者。看到身边助人为乐行为,您是否想让大家都来学习?而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又是否让你反感,想通过曝光来谴责?如果您想为文明城市建设做一份贡献,如果您手边有手机、相机等设备,即可参与。
材料二:下图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的整体构图为心的造型,图案中央既是手,也是鸽子的造型。标志寓意为中国青年志愿者向社会上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奉献一片爱心,伸出友爱之手,表现青年志愿者“热情献社会,真情暖人心”的主题。
阅读材料,请回答:
【见证志愿】(1)我们在哪些地方可以看见穿着印有志愿者标志衣服的人群在忙碌?
【感悟志愿】(2)志愿者的行为体现了哪些优秀的品质?
【学习志愿】(3)你想成为一名志愿者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践行志愿】(4)说说在我们生活中应以哪些实际行动践行志愿者标志中的要求。
【打造美丽中国】
材料一:2014年4月30日,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启动。会议提出:今年的宣传活动重点是“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综合治理,防治雾霾”。
材料二: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生态环保责在行动、成在坚持,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要进一步积极行动起来,一定要实现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永续发展,呵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1)材料一中“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体现了思想品德教材中哪些观点?
(2)阅读材料二思考:有的同学认为“保护环境是各级政府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没有关系。”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某校九年级(3)班同学以“学习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员,请你一起参与探究与实践。
【文化精神解读】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对文化的提炼,便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
(1)根据提示,填写下列表格
民族文化中的经典名句 |
蕴含的民族精神内容 |
“苟利国家,不避祸福”“位卑未敢忘忧国” |
① |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入虎穴,焉得虎仔” |
②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③ |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④ |
【核心价值践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精神之间有何关系?青少年学生应如何从个人层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少四个角度,4分)
【家风认识提升】2014年,央视推出的《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激发了民众的热议。《人民网·理论频道》文章:“家风是家庭生活方式、文化氛围的概括,它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家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内含丰富的道德素质教育和价值观培育的内容,理应成为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推动其得以践行的重要载体。”
(3)结合材料内容,请同学们就“良好家风对个人、对国家的影响”问题进行讨论,并写出发言要点。
随着我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的激增,个别游客低下的素质和不文明的行为受到了国人的指责。巴黎、华盛顿等地专门竖起了“请勿喧哗”、“请勿随地吐痰”、“请随手冲水”“请不要插队”“请不要闯红灯”等中文告示牌;有些地方甚至还采取了不接待中国旅行团,让中国旅行团隔离用餐等非常措施。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有人认为,竖起专门针对中国人的中文告示牌,是对中国人的不尊重。对此你怎么看?
(3)请你为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提几条切实可行的建议。
【宪法日背景】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设立国家宪法日,具体时间是每年的12月4日。
(1)设立国家宪法日有什么意义?
(2)青少年应如何增强宪法观念?
材料一:王选中国计算机激光拍照技术创始人,被誉为“当代毕升”,再他主持下,我国开创性地研制了第四代激光汉字拍照系统,引发了我国报业和印刷业“告别铅与火 、卖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彻底改造了我国沿用上百年的铅字印刷,使中国报业出版技术和应用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材料二:王选在计算机应用研究和科学教育领域里的重大成就,赢得了祖国和人民的高度评价,他获得了2001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王选的创新体现了我国实施什么战略?他的创新成果带来影响说明了什么?
(2)学校准备搞一次关于创新的宣传活动,你认为有哪些宣传形式,并写一条宣传标语。
(3)作为中学生,你准备如何把自己培养为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