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某地区地形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关于图中R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河流域地势起伏不大,水能资源不丰富 |
B.1月该河流处于丰水期 |
C.该河流每年会出现凌讯 |
D.一般情况下,该河河道西岸较陡,河道较深 |
图中O地和P地沿岸气候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地形 | B.洋流 |
C.大气环流 | D.植被、土壤 |
Q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的特点是 ( )
A.劳动力丰富,但劳动生产率低 |
B.田地规模小,土地租金低,经济效益良好 |
C.依托铁路和海港,促进商品经营,产品商品率较高 |
D.当地高度发达的工业促进了当地高度机械化农业的形成 |
图中阴影部分与其它部分日期不同,且AB为晨昏线,A的纬度为0°,B的纬度70°。读图回答下列各题。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A.20°S,45°E | B.20°N,45°E |
C.20°N,135°W | D.20°S,135°E |
该日,甲地的昼长是
A.6小时 | B.12小时 | C.15小时 | D.18小时 |
下图为南美大陆沿34°S纬线1月均温、7月均温、11-4月降水量、5月-10月降水量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气温年较差最小处位于横坐标
A.200km附近 | B.300km附近 | C.400km附近 | D.900km附近 |
该大陆在图示纬度带东、西两岸气温和降水特征及其主要成因是
A.西部自沿岸向内陆气温递减较快时由于大陆性明显增强 |
B.西岸各月平均气温低于东岸主要是由于洋流的影响 |
C.5月-10月东岸降水少于西岸,是由于东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
D.11月-4月西岸降水少于东岸,是由于西岸位于信风背风坡 |
下图为某局部地区土壤再分配速率(吨/公顷·年)等值线图,土壤再分配速率正值表示沉积,负值表示侵蚀,读图回答下列各题。①、②、③、④四条虚线所在位置冲沟(流水侵蚀形成)最发育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沿MN线所作的地形剖面最有可能是上右图中的
A.Ⅰ | B.Ⅱ | C.Ⅲ | D.Ⅳ |
下图是杭州某三天气压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这三天杭州天气受
A.气旋影响 | B.反气旋影响 | C.冷锋影响 | D.准静止锋影响 |
据图中信息判断,杭州8日前后的天气现象最可能是
A.狂风暴雨 | B.阴雨连绵 | C.烈日高照 | D.风高物燥 |
霜期为一年中初霜至次年终霜间的时段,其余时段为无霜期。下表中距平值为该年代与50年平均值的差距。读我国某地20世纪各年代霜期的均值、距平表,回答下列各题。
项目 |
50年代 |
60年代 |
70年代 |
80年代 |
90年代 |
|
初霜日 |
均值(日/月) |
2/10 |
4/10 |
26/9 |
21/9 |
25/9 |
距平(天) |
+5 |
+7 |
-1 |
-6 |
-2 |
|
终霜日 |
均值(日/月) |
3/5 |
21/5 |
15/5 |
22/5 |
20/5 |
距平(天) |
-14 |
+4 |
-2 |
+5 |
+3 |
据表推断该地的霜期、无霜期的变化特点是
A.50年代,霜期结束的最晚 | B.70至90年代霜期变短 |
C.80年代,无霜期均值最短 | D.70年代无霜期变化最大 |
该地有可能是我国
A.海南岛 | B.四川盆地 | C.青藏高原 | D.华北平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