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发现:“(《国富论》)鼓励了美国革命,因为亚当·斯密说政府规章限制殖民地自由地制造或贸易,是‘最明白不过的侵犯最神圣的人权’。自此,美国一直是经济自由主义的家乡。”这说明美国( )
A.启蒙思想影响经济制度类型 | B.经济理念为政治制度奠基 |
C.自由主义主导国家独立进程 | D.革命传统决定其经济制度 |
下表反映了我国1961至1962年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之间的比例关系,表中数据的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
年份 |
国民经济经比例(%) |
||
农业 |
轻工业 |
重工业 |
|
1960 |
21.8 |
26.1 |
52.1 |
1962 |
33.3 |
30.3 |
36.3 |
A、新中国已经建成工业化国家 B、工业化建设严重受阻
C、农业发展最为迅速D、国民经济比例关系趋于合理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A.推行了土地改革 | B.组织了人民公社 |
C.实施了“一五”计划 | D.发动了“大跃进” |
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 |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 |
C.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 |
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我国钢铁业的发展一方面要大量进口钢铁、炼钢、冶铁设备完全依赖进口;另一方面,铁矿砂却大量出口。上述现象最能说明的是()
A.我国工业布局不合理 | B.外资所占比重过大 |
C.我国工业结构不合理 | D.当时缺乏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
薛福成在《强邻环伺谨陈愚计疏》中称:近年洋货骤赢,士货骤绌,中国每岁耗银至三四千万两,则以洋布、洋纱畅销故也。盖其物出自机器,洁白匀细,工者价廉。华民皆乐购用,而中国之织妇机女束手坐困者,奚啻千百万人?薛福成的话主要反映了()
A.洋货在中国遭遇顽强抵制 | B.中国官僚、商人开始投资近代企业 |
C.外国商品占据中国市场 | D.中国产品降价出售,薄利多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