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测血钙的含量时,可将2.0 mL血液用蒸馏水稀释后,向其中加入足量草酸铵(NH4)2C2O4晶体,反应生成CaC2O4沉淀。将沉淀用稀硫酸处理得H2C2O4后,再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氧化产物为CO2,还原产物为Mn2+,若终点时用去20.0 mL 1.0×10-4 mol·L-1的KMnO4溶液。
(1)写出用KMnO4滴定H2C2O4的离子方程式                 。 
(2)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      。 
(3)计算:血液中含钙离子的浓度为    g·mL-1。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水的电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某实验需要用1.0mol·L-1 NaOH 溶液500mL。配制该溶液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2)配制实验操作步骤有:
a.在天平上称量NaOH固体,加水溶解,冷却至室温。
b.把制得的溶液小心地注入一定容积容量瓶中。
c.继续向容量瓶中加水至距刻度线1cm~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d.用少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并摇匀。
e.将容量瓶塞塞紧,充分摇匀。填写下列空白:
①操作步骤和正确顺序为
②该配制过程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

③定容时,若俯视刻度线,会使结果(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④若没有进行d步操作,会使结果(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⑤在进行b步操作时,不慎有液体溅出,下列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A.继续进行实验 B.添加部分NaOH溶液
C.倒掉溶液,重新配制 D.倒掉溶液,洗净容量瓶后重新配制

下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C、E的名称
(2)分离以下混合物应该主要选用上述什么仪器?(填字母符号)
①粗盐和泥沙:②花生油和水:
(3)下列关于仪器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A仪器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B.B仪器可以用于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C.C仪器在放出液时应打开上边的瓶塞
D.在实验室应用D仪器进行实验时要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E.E仪器中水的流向是上进下出
(4)若向C装置中加入碘水和足量CCl4,充分振荡后静置,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将1.05g铝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固体无剩余。再向其中加入50mL1mol·L-1的盐酸,可恰好使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沉淀刚好消失。
(1)填写下列空格:

(2)铝的质量为g

A、B、C、D、E是中学常见的5种化合物,A、B是氧化物,元素X、Y
的单质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相关物质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X的单质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试剂1是NaOH溶液,X的单质与试剂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若试剂1和试剂2均是稀硫酸。
①检验物质D的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方法是
②将物质C溶于水,其溶液呈酸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③某高效净水剂是由Y(OH)SO4聚合得到的。工业上以E、稀硫酸和亚硝酸钠为原料来制备Y(OH)SO4,反应中有NO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下列物质有如下转化关系(有的反应物生成物未列出),其中:D为碱,G为酸,金属甲在G的浓溶液中会钝化;F的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

A、B、C、D,E均由Q,R、x、T四种短周期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且Q、R、X、T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R和X相邻;Q和T同主族,Q为非金属元素,T为金属元素。则:
(1)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R、X、T的原子半径从小到大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2)A和G等物质的量反应产物的水溶液显性,其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3)A和X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为保护环境,通过安装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使尾气中的E和CO反应转化为两种空气的成分,当反应转移l mol电子时,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总体积为L。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