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对的打“√”错的“×
(1)《卖火柴的小女孩》和《穷人》都反映了沙俄黑暗统治下,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 )
(2)《示儿》和《闻官兵收河南河北》都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急切还乡的喜悦心情。( )
(3)《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的中心句是“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
(4)读《月光曲》应该舒缓、抒情,只有个别地方如描写风起浪涌的大海的语句,语调是高昂的( )
(5)《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为纪念张思德写的演讲。( )
(6)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就是指读书时眼睛要看得快。( )
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朝鲜”和“鲜血”中的“鲜”读音相同。()
2、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这句是比喻句。()
我知道下列句子问题出在哪里,而且还能更正呢。
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国人民的心一齐欢叫起来。
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正确的答案后边画“√”,错误的答案后边画“╳”。
1.“压”字共有六笔,第六笔是点。()
2.“渐”字是左右结构。()
3.“雷”字的部首是“雷”。()
下面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把错别字圈起来并改正写在括号里。
①分辩 皎洁 钩鱼 垂头丧气 ()
②过虑 丝绸 鱼钓 络绎不决 ()
③争辩 惧怕 竹竿 安然无样 ()
④燥音 告诫 笔杆 豪不犹豫 ()
在正确的句子后面画“√”。
1.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唱歌。是拟人句。( )
2.小鸟叽叽喳喳地唱着歌。是拟人句。( )
3.这本书难道不好吗?是反问句。( )
4.这本书好吗?是反问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