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生物小组要验证小鼠形成精子的器官中有三种分裂中期的细胞,请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试剂,完成实验。
供选材料及用具:小鼠的肝脏、睾丸、肾脏、苏丹Ⅲ染液、醋酸洋红染液、健那绿染液、解离固定液。
(1)选材:用________作实验材料。
(2)制片:①取少量组织低渗处理后,放在________中,一定时间后轻轻漂洗。
②将漂洗后的组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定时间后加盖玻片,________。
(3)观察结果:用显微镜观察时,能够观察到       种不同特征的分裂中期细胞。若它们正常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受精、试管婴儿等生殖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蜜蜂是具有社会性行为的昆虫。一个蜂群包括一只蜂王、几只雄蜂和众多工蜂。蜂王专职产卵,雄蜂同蜂王交尾,工蜂负责采集花粉、喂养幼虫、清理蜂房等工作。蜜蜂(假设其基因型为Mm)的生殖发育过程示意图如下:


(1)初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
(2)A—B—C过程称为________。D的名称是_________,它将来发育成雌性的蜂王或工蜂,而未受精卵发育成雄峰,这表明蜜蜂的性别由_______决定;
(3)蜂王、雄蜂和工蜂共同生活,各司其职,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工蜂负责采集花粉、喂养幼虫、清理蜂房的行为属于__________。
(4)若幼峰只吃2~3天次质的蜂皇浆,孵化后经21天长成不育成虫,即工蜂;若幼蜂吃5天高质的蜂皇浆,孵化后经16天长成可育成虫,即蜂王。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工蜂中的雌蜂和雄蜂不能交配的现象,在生物学上叫_________。
(5)该图示的全部过程既体现了生物具有生殖和发育的特点,又反映了_________是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

某兴趣小组用水培法栽培植物,下列是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Ⅰ.实验过程中甲、乙、丙三组学生在配制无土栽培培养液时,粗心的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少加了一种含铁和含镁的试剂,只有丙组按配方配齐了全部元素。三组学生分别用配制好的营养液培养三株生长状态一致的植株,移至阳光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只有C组长势良好,甲、乙组都出现了黄化症。回答下列问题。
①如何通过直接观察的方法判断出甲、乙两组植株分别缺哪一种元素?
 
②请再举一种简便的生物学实验方法判断出甲、乙两组植株分别缺哪一种元素?
 
Ⅱ.现将长势完全相同的三个植株置于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并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液,研究叶面积与蒸腾作用的关系,请完成实验的设计。(其他实验设备自设)

(1)该探究实验课题以    的变化为观察指标。
(2)实验步骤:
①将甲、乙植株分别作        处理;
②将丙植株作    处理;
③三组装置置于    条件下一段时间,记录实验结果。
(3)预期最可能的结果并分析原因:

下图纵坐标表示某雌性动物核内染色体及DNA相对量的变化,横坐标各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大小和各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请据图分析回答(1)~(3)小题:

(1)图中代表染色体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4~8时期表示细胞的    分裂,8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2)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        ,着丝点分裂分别发生在横坐标数字的    
  处。
(3)请在下列方框内画出图中3~4所示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说明:按两对同源染色体画;同源染色体分别用空心与实心表示;并标出该细胞的名称):

(4)人的体细胞核含46条染色体,那么人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的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数分别是            
(5)某正常男孩的一个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有    种。
(6)下图是某种生物的精细胞,根据细胞内的染色体类型,判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①与⑤、②与⑥ B.①与⑤、③与④
C.③与④、②与③ D.①与④、③与⑥

(7)上图中的6个精细胞至少来自    个精原细胞。

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据图回答:

(1)甲病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为    性基因。
(2)假设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为    性基因。Ⅰ2的基因型为    
(3)假设Ⅲ1与Ⅲ5结婚,生一个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为    

很多池塘常出现突然变绿并导致鱼类死亡、水质变坏变臭的现象.发生该现象的地区常有化肥或去污剂被排放到溪流中,然后又进入池塘或湖泊.
  (1)请设计实验证明化肥和去污剂是不是引起池水变绿的原因.
  供选实验材料:裸藻培养物、滴管、酵母菌培养物、试管及试管塞、试管架、玻璃标记笔、陈化肥水、陈自来水、陈去污水、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等.

实验步骤
目的
1.









  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研究含少量磷酸盐的去污剂对富营养化的影响,应对上述步骤进行怎样的调整?
  (3)若要研究盐度对单细胞淡水水生生物的影响,设计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计您观察到的哪些事实会支持您的假设?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