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实验室用乙酸和正丁醇制备乙酸正丁酯。有关物质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化合物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沸点,/℃
溶解度/l00g水
正丁醇
74
0.80
118.0
9
冰醋酸
60
1.045 
118.1
互溶
乙酸正丁酯
116
0.882
  126.1
0.7

操作如下:
①在50mL三颈烧瓶中,加入18.5 mL正丁醇和13.4 mL冰醋酸, 3~4滴浓硫酸,投入沸石。安装分水器(作用:实验过程中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温度计及回流冷凝管。
②将分水器分出的酯层和反应液一起倒入分液漏斗中,水洗,  10% Na2CO3洗涤,再水洗,最后转移至锥形瓶,干燥。
③将干燥后的乙酸正丁酯滤入烧瓶中,常压蒸馏,收集馏分,得15.1 g乙酸正丁酯。

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冷水应该从冷凝管            (填a或b)端管口通入。
(2)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步骤①“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该操作的目的是:                       
(4)步骤②中用10%Na2CO3溶液洗涤有机层,该步操作的目的是                         
(5)进行分液操作时,使用的漏斗是____   (填选项)。

(6)步骤③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118℃开始收集馏分,产率偏___ (填“高”或者“低”)原因是____
(7)该实验过程中,生成乙酸正丁酯的产率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酯的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有机物A、B、C、D、E、F、G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中C的产量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G的分子式为C9H10O2,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2)指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A转化为B:______,C转化为D: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与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符合下列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有____种:①苯环上有3个取代基,且有两个取代基相同;②能够与新制的银氨溶液反应产生光亮的银镜。其中氢原子共有四种不同环境的所有物质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还含少量Fe、Si的化合物。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 CuSO4·5H2O及纳米材料G,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A的金属离子有Cu2+、Fe2+、Fe3+。从下列所给试剂中选择:实验步骤中试剂①最佳为_____(填代号)。
a.KMnO4 b.(NH42S c.H2O2 d.KSCN
向溶液B中加入CuO的作用是
(2)由溶液C获得CuSO4·5H2O,需要经过  、过滤等操作。除烧杯、漏斗外,过滤操作还用到另一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此操作中的主要作用是    
(3)写出制备G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若实验过程中有氨气逸出,应选用下列     装置回收(填代号)。

(4)欲测定溶液A中Fe2+的溶液,可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取用KMnO4标准溶液应使用。取A溶液稀释一定倍数后,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终点现象为

二甲醚(CH3OCH3,沸点为-24.9℃)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能源。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生成的氢气与从烟道气中分离出的CO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二甲醚,并开发出直接以二甲醚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其合成流程如下:

(1)已知:CH3OCH3(g)、H2(g)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H= -1455.0kJ·mol-1、△H=" -285.8" kJ·mol-1。写出以CO2、H2合成CH3OCH3的热化学方程式:
(2)15~20%的乙醇胺(HOCH2CH2NH2)水溶液具有弱碱性,上述合成线路中用作CO2吸收剂。写出吸收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一定条件下用CO2和H2合成二甲醚,反应物气流量对CO2的转化率、二甲醚的选择性(是指转化生成二甲醚的碳占已转化碳的比例)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当控制气流量为28mL· min-1时,则生成0.3mol二甲醚需要通入CO2的物质的量为

图1图2
(4)图2为二甲醚燃料电池示意图。
①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若以1.12 L·min-l(标准状况)的速率向该电池中通入二甲醚,用该电池电解50mL2 mol·L-1 CuSO4溶液,通电0.50 min后,计算理论上可析出金属铜的质量为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Cl2、NH3的制备及性质检验等实验的流程和部分装置如下:

请利用A、G装置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Cl2、Fe3、I2的氧化性强弱为Cl2>Fe3>I2(实验中不断地小心振荡G装置中的试管)。A中反应物是KMnO4和浓盐酸,请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请写出试剂M为溶液,证明氧化性为Cl2>Fe3>I2的实验现象是
②已知3Cl2+2NH3=6HCl+N2,当D的烧瓶中充满黄绿色气体后,关闭a、c打开b,D中的现象为黄绿色气体消失,产生白烟,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b打开c,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Na+、SO,可能含有CO,某研究小组欲测定其中SO的浓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①从下列试剂中选择试剂X为_________(填序号);
A.0.1 mol/L KMnO4(H2SO4酸化)溶液 B.0.5 mol/L NaOH溶液
C.新制氯水 D.KI溶液
②加入试剂X生成SO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证明该废水中是否含有CO的实验方案为

现有五种可溶性物质A、B、C、D、E,它们所含的阴、阳离子互不相同,分别含有五种阳离子Na+、Al3+、Mg2+、Ba2+、Fe3+和五种阴离子Cl‾、OH‾、NO3‾、CO、X中的一种。
(1)某同学通过比较分析,认为无需检验就可判断其中必有的两种物质是
(填化学式);
(2)为了确定X,现将(1)中的两种物质记为A和B,当C与B的溶液混合时,产生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无味气体;当C与A的溶液混合时产生棕灰色沉淀,向该沉淀中滴入稀HNO3,沉淀部分溶解,最后留有白色沉淀不再溶解。则:
①X为
A.SO B.SO C.CH3COO D.SiO
②A中的化学键类型为
③将0.02 mol的A与0.01mol的C同时溶解在足量的蒸馏水中,充分反应后,最终所得沉淀的质量为(精确到0.1g);
④利用上述已经确定的物质,可以检验出D、E中的阳离子。请简述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及结论
(3)将Cu投入到装有D溶液的试管中,Cu不溶解;再滴加稀H2SO4,Cu逐渐溶解,管口附近有红棕色气体出现,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