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共7分,每空1分)
Ⅰ.人是二倍体生物,含46条染色体,性别决定为XY型,即XX表现为女性,XY表现为男性。
(1)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于1990年,研究人的基因组,应研究     条染色体上的基因。
(2)在正常情况下,男性进行减数分裂过程能形成           个四分体;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Y 染色体的数量可能是        条。
(3)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对于人类疾病的诊治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白化病是一种常见的遗传病,有白化病史家系中的女性怀孕后可以通过基因诊断确定胎儿是否存在该遗传病,基因诊断技术利用的原理是                                   
Ⅱ.“红脸人”喝一点酒就脸红;“白脸人”喝很多酒,脸色却没有多少改变;研究发现:红脸人贪杯易患食道癌,白脸人暴饮易患肝癌。还有一种人被笑称为“酒篓子”,可喝很多酒而不醉,但易出汗。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下:

(1)“红脸人”体内只有ADH,饮酒后血液中________含量较高,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
(2)由上述材料推知,酒量大小与性别无关,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脸人”实质上两种酶都缺少,其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Bb个体的ALDH活性比bb个体的低100多倍,效果与BB个体几乎相同)。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关系示意图,看图作答。[图中Δ为有毒物质浓度(百万分之一,即10-6),能量单位:kJ/(cm2·a)]

(1)从完成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简要说明生产者的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kJ/(cm2·a)。
(3)根据图中数值计算能量从A到B、从B到C的传递效率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其余的能量最终通过生物的_______________散失。
(4)图中无机物箭头指________和H2O等物质的流动过程。图中D是________,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将生物组织内的碳释放到空气中,由此可见D在物质循环中的重要作用是
(5)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存在于空气、水、土壤中的有毒物质,通过________在生物体内大量积累,因此________越高的生物受害程度越大。

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2。

(1)细胞分裂素是一种。它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________,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________作用的________有机物。
(2)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营养液中培养的原因是
(3)在实验Ⅰ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___。该实验的对照处理是
(4)实验Ⅱ、Ⅲ、Ⅳ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

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
(1)西瓜汁和梨汁比较,适宜用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理想材料是
(2)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加入 CaCO3的作用是上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是
(3)生物实验中常用试剂鉴定黄豆组织中是否存在蛋白质。
(4)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应____取样。

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羊羔,形成如图所示的食物网。第5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6年,野兔种群爆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请据图回答:

(1)在该食物网中有食物链____条。
(2)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
(3)与登岛前相比,人登岛后的第5年,野兔种内斗争强度(填增加、减小、不变)。
(4)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填增强、减弱、不变)。

图1为反射弧模式图,其中①-⑤表示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图2为图1中甲处突触结构示意图,其中a-d表示相应结构或物质。请据图回答:

(1)图1中结构①为感受器,结构②的名称为,结构(填序号)表示效应器。
(2)图2中结构a的名称为
(3)如果给结构①施加一次短暂有效刺激,兴奋在甲处的传递是(填“单”或“双”)向的,在结构④上的传导是(填“单”或“双”)向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