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以下说法较准确地解释了“罗马第三次征服世界”观点的是
| A.在古代罗马,平民和奴隶的利益均受到法律的保护 |
| B.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并且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 C.罗马法经历了从习惯法、成文法到万民法的发展历程 |
| D.罗马法维系了国家的统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央集权的是
| A.“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干.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 |
| B.“别子为机,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 |
| C.“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皆委百司商最,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
| D.“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
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 A.政府的主要形式不是君主制 | B.内阁掌握着行政大权 |
|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 D.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
明朝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握的主要是
| A.决策 | B.行政 | C.监察 | D.司法 |
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 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 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
| C.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 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
如图,黑瞎子岛地处中国最东端“金鸡”版图上鸡冠位置,位于中俄边界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自1929年中东路事件俄方占岛至今,一直在俄方(前苏联)控制下。2005年6月2日,中俄两国外长互换《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批准书,标志着协定正式生效,作为争议土地,黑瞎子岛约一半归中国所有。元朝时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归属于
黑瞎子岛的简明图
| A.辽阳行省 | B.岭北行省 |
| C.黑龙江省 | D.中书省直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