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联的改革》中分析说: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态学家的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这类决策有很多。”作者意在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 A.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 B.在国家经济决策问题上的随意性 |
| C.在经济领域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 | D.继续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
如图是《中国的世界纪录》中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的统计数据图,出现图示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 B.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 |
| C.传统手工业高度发达 | D.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 |
某高校老师撰写了一篇《论明清小说对宋明理学的超越》的历史论文。下列材料不能用作该论文论据的是
| A.《红楼梦》:“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
| B.《西游记》:“皇帝轮流做……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 |
| C.《三国演义》:“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
| D.《聊斋志异》:“(女)儿已委身乔郎矣,更无归理。如有变动,但仍一死!” |
研读下表(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的相关数据),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年代 |
科技发明 |
中国 |
世界其他国家 |
||
| 件 |
件 |
百分比 |
件 |
百分比 |
|
| 公元1~400年 |
45 |
28 |
62% |
17 |
38% |
| 公元401~1000年 |
45 |
32 |
71% |
13 |
29% |
| 公元1001~1500年 |
67 |
38 |
57% |
29 |
43% |
| 公元1501~1840年 |
472 |
19 |
4% |
453 |
96% |
①中国古代科技曾经长期领先世界,为人类文明进程作出了突出贡献
②新航路的开辟和世界市场的出现,使中西科技发展趋势发生了逆转
③受西方近代科技的冲击,中国明清科技发展迟缓,最终被西方超越
④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造成的社会环境不利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A.①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有一位思想家说:“大而天地阴阳,细而昆虫草木,皆当理会。一物不理会,这时便缺此一物之理。……须是开阔,方始拓展”。这是
| A.董仲舒在宣扬“三纲五常” | B.朱熹的在讲解“格物致知” |
| C.陆九渊在解释“心即理也” | D.王守仁在阐发“致良知” |
某校学生在进行题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下表,其中论证最为严谨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