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张君劢《史泰林治下之苏俄》载:“民国十七年春,俄国国营农场经理马克维次,有多余不用的机犁百架,召集附近村落的农民,许租给他们使用,而以他们所有的土地,共同耕种为条件。”这种做法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进程 B.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C.提高了农民自主经营的积极性 D.奠定了国内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列宁指出:“改造小农,改造他们的整个心理和习惯,是需要经过几代的事情。只有有了物质基础,只有有了技术,只有在农业中大规模地使用拖拉机和机器,只有大规模地实行电气化,才能解决这个关于小农的问题,才能使他们的可以说是全部心理健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根本地和非常迅速地改造小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改造小农的基本条件是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等物质条件
②列宁认为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说明这一政策应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实行
③列宁的这一指导思想得到长期贯彻
④到1928年苏联完成了对小农的改造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实施“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互相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戴高乐说:“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戴高乐看到了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
B.戴高乐的言论体现了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内涵
C.戴高乐主张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
D.戴高乐主张加强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指导

如下图所示,从“镰刀斧锤星旗”到“白蓝红三色旗”的变更宣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这一事件对于某班同学的一次国际关系探究活动来说,其历史价值在于 (  )

A.找到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果关系
B.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在苏联的曲折性
C.分析出了美苏实力的悬殊
D.完成一次历史图片的释读

民生问题,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值得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下列关于中外历史上涉及民生问题的重大举措有()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1995年,国家启动的“安居工程”③苏俄的新经济政策④罗斯福新政中的“以工代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