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波斯人的人侵,雅典使节向斯巴达人保证说,他们绝不会背叛希腊人,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血缘和语言、共同的祭坛……在城邦危机时代,“泛希腊主义”的思想观念日益强烈。从表面上看,这种文化认同感的形成似有助于希腊世界的政治统一,但是希腊人的文化认同感植根于更深刻的层次。在他们看来,他们与非希腊人的本质区别正在于他们是生活在城邦里的,而非希腊人不是;他们作为“城邦动物”的属性才构成希腊文化一致性的原初基点,其他的表征均衍生于此。该材料
A.论述了希腊没有形成统一国家的原因 |
B.体现了希腊人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 |
C.说明了希腊城邦之间民族意识的形成 |
D.解读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内涵 |
“理性一手拿着自己的原理,一手拿着根据那个原理研究出来的实验,奔赴自然。”作出这一论述的思想家应该是()
A.孟德斯鸠 | B.伏尔泰 | C.卢梭 | D.康德 |
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达北京时带来了望远镜和世界地图,也将《四书》译为拉丁文。随后又有陆续传教士东来,系统介绍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并把《五经》等典籍译为拉丁文。在他们的引导下,徐光启等士大夫开始研究和介绍西方科技。这说明()
①明末清初开始出现西学东渐
②西方文化对明清社会有重要影响
③西方知识界渴望了解中国文化
④传教士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②③ |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 D.重建了人们的![]() |
“治大国者,若烹小鲜。以道立天下者,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神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对于上述材料表述错误的是()
A.这段话反应了道家清净无为的政治理念 |
B.这段话反应的是儒家仁德立国思想 |
C.有反对改革的消极倾向 |
D.有反对扰民的积极意义 |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葸Xi:畏缩),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尖刻伤人)”对这段话不正确的理解是 ( )
A.要用礼来加以节制,加以中和,这样人们才言行合度,符合社会规范 |
B.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的思想基本一致 |
C.“不学礼,无以立”,认为礼是个人修养的落脚点 |
D.反映了孔子中庸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