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澜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在概括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时说:“宗派、等级、享乐主义三种思想,总根源在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最能体现“这些特性”的是( )
| A.金田起义 | B.定都天京 |
| C.天京变乱 | D.提出《资政新篇》 |
1872 年,近代实业家陈启沅在广东简村乡创办继昌隆缫丝厂,……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先是乡间缫丝,循用旧法,闻启沅提议创用汽机,咸(都) 非笑之。及工厂已成,果著成效,机房中人又联群挟制,鼓动风潮,谓此风一开则工人失业,生计立穷,无知之民相率附和,几欲将丝厂毁拆……。此材料可以印证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A.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排挤 | B.手工业生产方式日趋流行 |
| C.近代工业企业体系的完备 | D.遭到旧习俗、旧观念的抵制 |
1858 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
|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过去,中国是和外界有接触的,但是,这种接触从来没有多到足以影响它所特有的文化以及科学的格调。”李约瑟强调的是
| A.中国科技文化得益于外来文化 | B.中国科技文化具有独立的特质 |
| C.中国的文化与科学发展不平衡 | D.中国统治者对外来文化的排斥 |
“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之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王夫之《读通鉴论》中的这段话重在强调
| A.人们很难从历史记载中找到规律 | B.历史研究应该立足现实,学以致用 |
| C.历史技术不必涉及繁琐的历史细节 | D.《资治通鉴》的史学研究价值不高 |
有学者指出:“商代邑中居民,甲骨文称为‘邑人’,通常以族氏组织相集约”。如河南偃师城,“邑中居民各成体系,保持着以族为纽带的较严密分片分等级的居住形式。”该材料能够反映的是
| A.商代已经实行宗法制度 | B.商代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是氏族 |
| C.商代社会各阶层等级差距明显 | D.商代平民多居住于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