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3年7月17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考察时强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材料二:2013年3月21-24日以“创新·体验·成长”为主题的第28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漳州正兴学校举行,本届竞赛活动展现了许多中小学生的奇思妙想。
(1)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2)请你为我省举办青少年科技大赛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数十载的期待,几代人的努力,今朝终于结出硕果。众望所归的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以及直接通邮于2008年12月15日正式启动,两岸同胞魂牵梦萦的直接“三通”得以基本实现,海峡两岸交流往来从此迈入“天堑变通途”的全新境界。这是两岸关系在新形势下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这是中华民族在2008年迎来的又一盛事。实行“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齐心协力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世界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谈一下“一国两制”政策的基本内容及其关系。
(2)你准备为促进祖国统一做些什么?
在八年级每个班举行的“我与集体共发展”主题班会上,设置了以下几个环节:
环节一:听寓言故事,明做人道理一滴水珠总想跃出大海,到外面去看看整个世界。同伴劝阻它,它不听;鱼儿劝阻它,它也不听。一天,当海上起风时,它瞄准机会,猛地跃出了海洋。可是它刚一探头,风儿吹着,太阳也照射着,它消失了。
(1)《水滴和大海》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环节二:看话题讨论,说独到见解
(1)在讨论“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该如何正确处理?”这一话题时,你的认识是什么?
材料:我已经46亿岁了。我在反思,或许我真的老了,或许我真的病了。我知道人类在抱怨,抱怨我周身的温度升高,抱怨我身上的营养难以养活所有的人口,抱怨各地的干旱、洪涝,抱怨空气越来越污浊……
看看被各种污染物弄赃的海水,那是我的血液;看看干旱焦灼的土地,那是我的皮肤;看看被砍伐的树木,那是我的头发……救救我吧!只有你们可以拯救我,如果你们还想把我当成安身的家园,救了我,就等于拯救了你们自己。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的“我”指的是谁?材料反映了哪些问题?
(2)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3)如何有效缓解这些问题?
材料一:小力学习非常吃力,对待老师的提问总是哑口无言,看到自己少得可伶的分数,他痛苦地说:“坐教室如同坐监狱!”
材料二:在西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一群孩子在一间破旧的窑洞里如饥似渴地学习,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
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请回答:
(1)上述两则材料中的主人翁对学习为什么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呢?
(2)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学习?
(3)你打算今后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对待学习?
刘全从小就立下大志,将来要当这个家,那个家,但进入初中以来,刘全总觉得自己的能力上不如这个,不如那个。
“你看,黄莹反应真快,老师一提问题,还没等说完,她就举手回答,而且答得相当精彩。”
“为什么我的记忆力不好,老是丢三落四。”
“陈诚好活跃,人际交往能力特强,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我家对面的男孩聪明极了,参加全省数学竞赛获得一等奖,真叫人羡慕。”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刘全在自我认识方面存在偏差,你能告诉他该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吗?
(2)假如你是刘全的好朋友,请你为他送上一句忠诚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