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初,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最早从事茶叶贸易,不久在法、英等国都出现了中国茶。18世纪末,输入荷兰、英国和法国的中国茶,除本国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欧与美洲殖民地,有的城市还形成了国际茶叶市场。材料说明了
A.中国世界贸易中心地位的巩固 | B.茶叶贸易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
C.西方列强加紧掠夺中国的原料 | D.茶叶成为世界的普遍生活必需品 |
法国总统萨科齐曾在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上表示:“这是一个有关判断力的问题(国际金融形势已经改变)对于1945年适用的政策不一定适用于今天。”他所说的“政策”是指
A.雅尔塔会议确立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原则 |
B.《北大西洋公约》确立的集体防卫准则 |
C.国际金融会议通过的《布雷顿森林协定》 |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确立的贸易规则 |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经发表题目为“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一文。文中描述一个美国家庭在抵制中国产品近一年后发现,“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并表示,以后10年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日子了。这从深层意义上表明
A.中国产品质量差引起美国家庭的抵制 | B.中国产品成功进入美国市场 |
C.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 D.经济全球化受到人们的抵制 |
当今世界最成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非欧盟莫属,它起步于欧洲煤钢共同体,发展于欧洲经济共同体,再成为现在的欧洲联盟。从发端来看,以下哪一因素起了关键作用
A.美国力促西欧联盟 | B.法、德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
C.华约组织成立 | D.英、法、德“三驾马车”内联 |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国家。19世纪上半期,英国积极倡导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要求降低关税,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英国是最早确立民主制度的国家 | B.英国有世界上最广阔的海外市场 |
C.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
下图是我国一种经济形态的发展曲线图,下列关于这种经济形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近代一种进步的经济 |
B.它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 |
C.它在近代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
D.它一度成为中国占主导地位的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