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时深情地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到的。打不到,并不是因为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邓小平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共产党宣言》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会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
C.《共产党宣言》系统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D.马克思主义是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英国一位君主当政时,有人曾上书建议她效法征服者威廉,摆脱法律的约束,独断专行。但是这位君主想起自己加冕时的誓言,深知“不能冒着丧失王位和使整个国家倾覆的危险而去这样做”,她当众将那份上述付之一炬。这一场景最早发生在下列哪一文献制定以后(  )

A.《权利请愿书》 B.《大抗议书》 C.《权利法案》 D.《大宪章》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

A.人文主义    B.民族主义 C.天赋人权说 D.三权分立学说

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和美国《独立宣言》内容的相同点体现在(  )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反对压迫,要求平等、自由、民主
C.反对殖民压迫,实现民族独立 D.建立资产阶级专制社会

有学者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这主要是因为它(  )

A.超越了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 B.克服了美国《独立宣言》的局限性
C.成为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D.对民主思想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清教徒运动反映的根本性社会问题是()

A.英国国教和罗马教皇的矛盾 B.英国国教和“非国教”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