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2012年我国GDP和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情况以及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1)材料一中图1与图2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材料二:眼下“上班路上刷微博,相互沟通用微信”已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截止到2014年上半年,我国微信用户超过5亿户,拉动移动互联网流量收入同比增长56.8%,电子商务整体市场的规模达到5.4万亿元,增长38.5%。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的销量增幅都超过了25%。信息消费正在成为市场新的亮点和热点,成为一种增长潜力大、影响范围广、拉动作用久的新型消费形式。据相关部门统计,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
(2)根据材料二,说明我国培育和发展信息消费的经济生活依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氏族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同时,强调要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材料二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传承和发展。中国人民历来崇尚“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理念,这成为了处理国与国关系的重要价值观。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留下了不少对外文化交流的千古佳话。中国人民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对外待之以礼,实行睦近交远。我国的“贵和”思想,促进了人类和平事业的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我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正确性。
(2)根据材料一、二,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我国和平发展道路是如何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

加强资源节约是我国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一项战略任务,既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为我国近年来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能耗降低率状况图

注:我国目前每万美元GDP的能耗约为美国的2-3倍、德国的4-5倍、日本的8倍左右。
材料二由于存在能源利用率偏低、粗放式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我国能源需求过快增长,资源环境压力加大。针对这一严峻形式,国务院在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强调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活消费模式转变,加快构建节能型国家和节约型社会。
材料三十八大报告中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做好资源节约工作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中政府的相关知识,说明怎样加快构建节能型国家和节约型社会?
(3)分析材料三中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唯物论依据。

党的十八大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某班同学就此问题展开研究性学习。
第一组同学收集资料,发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在不断发展、完善,目标更高,标准更严。十六大提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十七大提出“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十八大提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变化。
第二组同学对收入倍增计划十分关注,他们认为收入倍增计划令人鼓舞,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现实也令人忧虑。其中,有同学认为“向高收入者征收高额税收,可以解决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促进经济增长。”
(2)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第三组同学把目光聚焦到国家的政治建设上。他们注意到十八大报告中的又一亮点: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即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
(3)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代议制,就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现代国家,无论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大都实行代议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
(1)代议制为什么会成为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
(2)我国实行什么样的政体?它与西方议会民主制度有哪些本质区别?

材料一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在中国越来越流行,许多年轻人对此乐此不疲,商家更是乘机造势,促销牟利。而一些传统的中国节日则越来越被人遗忘,春节吃饺子,中秋吃月饼,端午吃粽子……这些传统节日拥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已经严重蜕变。面对西方节日严重冲击中国民族传统节日的现象,不少民俗专家忧心忡忡,但也有人认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应顺其自然。
材料二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与开封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从汉唐时期至今,清明文化在开封历代传承、生生不息。为了弘扬清明文化,进一步丰富其内涵和文化精神,开封市连续多年举办清明文化节,有效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城市气质,推动了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1)“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应顺其自然。”请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对该观点作简要评析。(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意识作用的知识,说明开封市是如何正确对待清明文化的。(6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