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据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测算,人类知识的倍增周期在19世纪约为50年,20世纪前半叶约为10年左右,到70年代缩短为5年,80年代以来几乎到了3年翻一番。与此同时,人类知识老化程度加快,一个人所掌握知识的半衰期,在15世纪为80-90年、19到20世纪初为30年,60年代为15年,进入80年代已经缩短为5年左右。
材料二: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材料三: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大力倡导终身教育,他主张"活到老,干到老,学到老,用到老"。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的有关知识,以《终身学习 持续发展》为题写一篇政治小论文。
要求:(1)紧扣材料;(2)观点正确;(3)联系实际;(4)语言通顺;(5)字数在300字左右。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请你从国家和公民的角度谈谈应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在一次单元英语考试中,过去总考不及格的王刚竟然考了95分,同学们议论纷纷,都怀疑王刚作弊。王刚感到非常委屈,他想:尽管上课时自己不敢大胆发言,但自己每天起早贪黑,刻苦努力就是为了争取不断进步。他受不了同学们异样的眼光,觉得大家都在侮辱他。于是,当一天又有一个同学让他介绍超速进步的诀窍时,他便大打出手,最后,受到学校的批评,期末考试成绩也回到了原点。
同样的事情在李明同学身上也发生过。李明听到同学们的议论后,不以为然地笑了一下说:“没什么,时间长了大家自然会知道其中的原因。”于是他继续按照他所选择的学习方法学习各门学科,期末考试他的各门功课都排在了班上前列。
(1)面对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由于有不同的情绪,因而有了不同的结果,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请你选择一种正确的方法,并且告诉王刚如何运用这一方法排解他的情绪。
某校八年级一班学习了《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男生女生之间的内容后,对男女同学之间是否存在真正的友谊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如果你是该班级中的一员,请你完成如下问题:
(1)请你确定辩论会正方和反方的辩题(辩论的主题)。
(2)分别写出正方反方辩论的理由(观点)。
正方理由:
反方理由:
(3)请你在辩论会上总结与异性同学交往时应注意的事项。
(4)请用一两句话总结你参加这次辩论会后的收获。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乌鸦有反哺之情,羔羊有跪乳之义,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怎能忘怀!
(1)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2)孝敬父母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3)写出两句孝敬父母的名言名句。
下面是一些描述品质的词语,认真品味,完成下列要求。
理解、自私、真诚、冷漠、贪婪、幽默、热情、主动、粗鲁
自信、庸俗、开朗、依赖、随风倒、负责任、言而有信
(1)从上述词语中选择你最喜欢结交的朋友的性格品质。
(2)你最喜欢和他交往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