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
材料一: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材料二: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王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有的甚至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材料三:儒家学说从创立到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经历了艰难的历程。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秦始皇建立了一个怎样的国家?他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基于此,他采取了什么制度来管理国家? (3分)
(2)西汉时期又出现了什么问题?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他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3分)
(3)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学说采取的政策有什么不同?( 2分)
(4)写出秦汉时期北方的劲敌(1分)。请问西汉从什么时候开始大规模反击这一劲敌?(1分)
材料一:看图回答问题:
材料二: 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有军功者,各以率援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以属籍。(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国君亲属,没有军功的不得列入宗室的属籍,不能继承爵位和享受特权。)并诸小乡邑,集为大县,县设一令,四十一县;废井田开阡陌。(把原来的百步为亩改为240步为亩,重新设量阡陌,同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人物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他的言行记录在哪一本书?他在中国历史上有何地位?
(2)材料二指的是发生在哪国的什么变法?
(3)材料二的措施是否推行?结果如何?
观看两幅图片后,回答下列问题:
(1)伴随着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了。那时的西域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及其意义是什么?
(2)按由东向西的顺序写出该路线所经主要地点。该路线的开通,反映了西汉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3)西汉为保证“丝绸之路”畅通设置什么机构或官职?有何意义?
(4)今天的亚欧大陆桥东起连云港,西至鹿特丹,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请分析一下亚欧大陆桥的经济、政治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昭君和亲以后,“边城晏闭,牛马遍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汉书》
材料二: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题昭君墓》
请回答:
(1)材料一是怎样评价昭君出塞的作用的?
(2) 材料二的前两句反映的是什么事情?后两句指的是什么事情?
(3)从材料二来看,翦伯赞对昭君出塞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4)这两段材料共同表达了一种什么愿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回师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孝公”指哪国国君?这一理论属哪家学派?
(2)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作用是什么?
(3)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是什么意思?起止时间?有何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共9分)
材料一:“…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材料二:One:Men are born, and always continue, free and equal in respect of their rights. Civil distinctions, therefore, can be founded only on public utility.
译文:第一条: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社会差别只能建立在公益基础之上[6]
材料三:“我们以这些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布并昭告:这些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
(1)三则材料来自三个国家的资产阶级的重要革命文献,请你按顺序、准确的写出这三次革命的名称
(2)材料一所选自的文献的颁布机构是什么?该材料于哪一年颁布
(3)材料二所涉及的革命期间有三个派别先后执政,在哪个派别执政期间该国成为共和国?
(4)材料三所涉及的革命中,材料三所选自的文献起到了什么作用?起草人是谁
(5)请你谈谈你对三则材料所体现精神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