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拆开1 mol H—H键、1 mol I—I、1 mol H—I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151k J、299k J。则由氢气和碘反应生成1 mol HI需要 (填“放出”或“吸收”) k J的热量。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目前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燃料。
(1)在25 ℃、101 kPa时,8 g 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445.15 kJ,则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已知:C(s) + O2(g) CO2(g) ΔH=-437.3 kJ•mol-1
H2(g) + 1/2 O2(g) H2O(g)ΔH=-285.8 kJ•mol-1
CO(g) + 1/2 O2(g) CO2(g)ΔH=-283.0 kJ•mol-1
则煤的气化主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s) + H2O(g) CO(g) + H2(g) ΔH=kJ•mol-1。如果该反应ΔS=+133.7 J·K-1·mol-1 该反应在常温(25 ℃)下能否自发进行?(△G=△H-T△S)(填“能”或“不能”,并写出判断依据).
(3)由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叫键能。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的化学键的破坏和生成物的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拆开化学键需要消耗能量,形成化学键又会释放能量。
化学键 |
H-H |
N-H |
N≡N |
键能/kJ·mol-1 |
436 |
391 |
945 |
已知反应N2+3H22NH3△H="a" kJ·mol-1。试根据表中所列键能数据估算a的数值为。
(8分)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1) 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
反应Ⅰ:CO (g)+2H2(g)CH3OH(g) ΔH1
反应Ⅱ:CO2(g)+3H2(g)CH3OH(g)+H2O(g) ΔH2
①上述反应符合“原子经济”原则的是________(填“Ⅰ”或“Ⅱ”)。
②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Ⅰ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 |
250 ℃ |
300 ℃ |
350 ℃ |
K |
2.041 |
0.270 |
0.012 |
由表中数据判断,ΔH1______0(填“>”、“=”或“<”)。
③某温度下,将2 mol CO和6 mol H2充入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CO)=0.2 mol·L-1,则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从上表中选择)。
(2)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反应Ⅰ在2 L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的是_______(填序号字母)。
A.容器内CO、H2、CH3OH的浓度之比为1∶2∶1
B.2v(H2)(正)= v(CO)(逆)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3)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2CH3OH(l)+3O2(g)===2CO2(g)+4H2O(g) ΔH1=-1 275.6 kJ·mol-1
②2CO(g)+O2(g)===2CO2(g) ΔH2=-566.0 kJ·mol-1
③H2O(g)===H2O(l) ΔH3=-44.0 kJ·mol-1
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乙酸乙酯可以做白酒勾兑用香料、人造香精。实验室制乙酸乙酯的主要装置如图7所示,主要步骤:①在a试管中按3∶2∶2的体积比配制浓硫酸、乙醇、乙酸的混合物;②按图7连接装置,使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b试管所盛的饱和碳酸钠溶液中;③小火加热a试管中的混合液;④等b试管中收集到约2 mL产物时停止加热。撤下b试管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其中液体分层;⑤分离出乙酸乙酯。(加热装置略)
图7图8图9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配制混合溶液的正确操作是。
(2)步骤②中b试管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主要作用。(填字母)
a. 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b. 除去实验中挥发出来的硫酸
c. 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和乙醇
(3)图7装置中使用球形干燥管除起到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步骤⑤中分离乙酸乙酯必须使用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4)为充分利用反应物,提高乙酸乙酯产量,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图8和图9两种装置(乙同学待反应完毕冷却后,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提取烧瓶中的产物)。你认为效果较好的是。
(5)若实验中用CH3CH218OH的乙醇与乙酸(CH3COOH)作用,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已知A、E同主族,A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A、B、C、E四种元素分别都能与D元素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多种常见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C元素的单质的电子式。
(2)写出同时含A、B、C、D四种元素的一种盐的化学式。
(3)E与D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与BD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用A和D两元素组成的单质可以制成一种燃料电池,电池中装有浓KOH溶液。用多孔的惰性电极浸入浓KOH溶液中,两极均有特制的防止气体透过的隔膜,在一极通入A的单质,另一极通入D的单质。则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5)化合物C2A4和C2D4的液体曾被用作火箭推进剂,燃烧反应的生成物是一种气态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它们对环境无污染。已知1mol C2A4和C2D4完全反应生成两种气体时放出热量516.8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0.2 mol有机物和0.4 mol O2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的产物为CO2、CO和H2O(g)。产物经过浓硫酸后,浓硫酸的质量增加10.8 g;再通过灼热CuO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3.2 g;最后气体再通过碱石灰被完全吸收,碱石灰质量增加17.6 g。
(1)判断该有机物的化学式。
(2)若0.1 mol该有机物恰好与4.6 g金属钠完全反应,试确定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已知:一个碳上接两个羟基是不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