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翠鸟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芦杆上了。他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1)填空。
这两个自然段具体描写翠鸟(         )的事,说明翠鸟(         )的特点。
(2)用“——”在第二自然段中,划出描写翠鸟捕鱼时动作的句子。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等候——(   )     锋利——(   )
(4)仔细读一读划“——”线的句子,这个句子告诉我们翠鸟的眼睛(         )。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记叙文(写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课文,回答问题。
在朝着阳光的堤(dī tí)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suì shuì)道,( )有骤雨,这里( )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1)短文选自课文《》
(2)画出正确读音。)
(3)在()中填上正确关联词语。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平坦——隐藏——
(5)从短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画上“__________” 找出一个比喻句画上“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7分)
羊在绿茵茵的草地上吃草,那么聚精会神,好像这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事使它们分心了;好像这世界上再没有什么比这个还好吃。它们的小嘴贴在草上,鼻翼不停地动着,把有毒的“土香草”丢在一边,把有营养的嫩草芽一根接一根地往嘴里送;嘴巴一歪一歪地,永不疲怠地咀嚼着。羊吃过草,还在习习的晚风中躺下来“翻草”,就是把胃里的没消化的草根、草茎再翻出来,再送进口里,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地咀嚼。
羊吃草,实在有趣,给我们的启示也不少:我们的学校不正是一片绿草如茵的“草地”吗?我们就是那一只只可爱的小羊。在这块如茵的草地上,我们能像羊吃草那样永无倦怠地获取知识吗?特别是对知识中那些没有消化透的“草根”、“草茎”,我们是否做到了要经常“翻草”,反复咀嚼呢,直到完全消化为止呢?
(1)文中加点的“咀嚼”一词意思不一样,第一个意思是。第二个意思是
(2)用横线画出短文过渡句。
(3)选择。
①文中的“土香草”可以比喻为()
A.一种草 B.一种有害的草
C.一种有害的知识 D.一种有益的知识
②文中的“翻草”指的是()
A.预习 B.复习 C.思考 D.提问
③文中的“草根”“草茎”指的是(  )
A.深奥的知识   B.浅显的知识   
C.没用的东西   D.有用的东西
(4) 羊吃草给我们哪些启示?

读课文,回答问题。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l?i)自然的农耕(g…ng)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依赖()愿望()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大概()现实()
(3)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在现在生活中分别
,和,和
(4)用“没有……没有……没有……也投有……”写一段话。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6分)
乡间绿阴
乡间,是树的天地。公路两旁,是高大的梧桐树,梧桐树枝连着枝,叶盖着叶,像绿色的长廊。小河两岸是成行的垂柳。柳条儿细细的,柳叶儿绿绿的。山坡上松树和柏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农家小院的前后种植着果树,有桃树,有梨树,有杏树。。。。。春(未末)夏初,各种果树舒枝展叶,郁郁葱葱,一(座座坐坐)农家小院就掩映在浓浓的树阴之中
(1)把文中括号里错误的音节或汉字画去。
(2)解释词语。
枝繁叶茂:
郁郁葱葱:
(3)按要求写。
高大(反义词)___________郁郁葱葱(近义词)__________
(4)这篇短文是围绕“”这句话来写。
文中的省略号(……) 表示_____________多。
(5) 根据短文连线。
山坡上果树
公路两旁垂柳
小河两岸梧桐树
农家小院松树和柏树
(6)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7)文中的省略号(……) 表示_____________。

读课文,回答问题。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嘛?再看看()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1)按原文在( )中填上准确的词。
(2)这段话写出天都峰的两个特点:()和()。
(3)“我爬得上去嘛?”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①我能爬上去。
②我不能爬上去。
③我不一定爬得上去。说明自己没有信心。
(4)从这段话中,你能体会到“我”当时的想法嘛?请写出来。


(5)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