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现有A、B、C三种灯泡,其发出光波的波长与光辐射强度的关系如右图Ⅰ所示,现需从中选择一种灯泡用于温室中给植物补光,期望最大限度地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为此某同学设计了图Ⅱ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注: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430~450 nm的蓝紫光和640~660 nm的红橙光):
(1)根据图Ⅱ实验现象推断A灯泡与图Ⅰ中三条曲线之间的对应关系是 。温室中选择 灯泡,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光合作用强度。
(2)将图Ⅱ中任意一组装置由明处移至黑暗,开始阶段细胞中C5化合物的含量均会 ,原因是 (2分) 。
(3)利用图Ⅱ中的装置,分别提供质量分数为0.4%的NaHCO3和0.8%的NaHCO3溶液,选择最合适的灯泡且光照逐渐增强,其他条件均相同,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试分析图中影响de段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与f点相比,d点光反应产生的 (2分) 较少。
Ⅰ:已知多数生物的DNA是双链的,但也有个别生物的DNA是单链的。有人从3种生物中提取出核酸,经分析它们的碱基比例见下表:
生物 |
A |
G |
U |
T |
C |
甲 |
25 |
24 |
— |
33 |
19 |
乙 |
23 |
24 |
27 |
— |
25 |
丙 |
31 |
19 |
— |
31 |
19 |
这表明________的核酸是RNA,______的核酸是DNA;从碱基比例看,双链DNA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Ⅱ:现有从生物体内提取的一个DNA分子(称第一代)和标记放射性同位素3H的四种脱氧核苷酸,要在实验室里合成新的DNA分子:
(1)除上述的几种物质外,还必须在________和________等条件下,才能合成第二代的DNA.
(2)第二代每个DNA分子中有______条含3H的脱氧核苷酸链,它们之间的碱基排列顺序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或“不一定相同”)。
(3)已知第一代DNA分子中含1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占35%,那么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二代需_________个腺嘌泠脱氧核苷酸。
(4)在第五代的全部DNA分子中,有________条不含3H的单链,占全部DNA分子单链
的___ _____。
(5)下列是两种脱氧核苷酸之间靠氢键相连,其中正确的是 ( )
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简要写出第二步以后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验证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
(1)实验材料和用具: ①新鲜的玉米粒②烧杯③记号笔④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⑤清水⑥量筒⑦红墨水
(2)实验步骤:第一步:选取两只大小相同的烧杯,用记号笔标上A和B. 。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两个烧杯中玉米粒的着色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呼吸作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方格内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选择有关的字母填在题的括号内:
①有氧呼吸的途径是___________。
②其中产能最多的是___________阶段。
(3)图中A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E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 。
(4)氧气充足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在无氧情况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
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所示物质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
④_______;⑤_______;
(2)C和D的化学过程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
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以研究其结构与功能;请完成实验设计和分析:
(1)应选取哺乳动物_______(填选项)细胞做实验。
A.成熟红细胞 | B.神经细胞 | C.白细胞 | D.口腔上皮细胞 |
(2)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_______中,由于_________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
(3)将膜成分中的磷脂提取出来,铺在水面上,测得磷脂单分子层的面积为S,那么该细胞膜的表面积约为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