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9年,日本记载:“传闻唐国之风,渠堰不便之处,多构水车。无水之地以斯不失其利。此间之民,素无此备,动若焦损,宜下仰民间,作备件器,以为农业之资,其以手转、以足踏、服牛回等,备随便宜。”该记载
| A.说明日本效法唐朝改革政治制度 | B.证实唐代水车灌溉技术传人日本 |
| C.彰显中日之间经济文化水平相当 | D.体现出唐代农业自给自足的特点 |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 | B.朱熹的“格物致知” |
| C.王阳明的“心学” |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
朱熹是继孔孟之后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A.世界万物的本原 | B.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
| C.社会发展的规律 | D.人的情感感受 |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潜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警告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这反映董仲舒的()
| A.大一统思想 | B.天人感应思想 |
| C.君权神授思想 | D.无为而治思想 |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
①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④德不忧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戊戌政变发生后,百日维新的措施中仅保留了
| A.编练新军 | B.京师大学堂 | C.农工商总局 | D.官民上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