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受了种种不幸:耳聋、近视、失恋、贫困、孤独……可就是他一个身心受到摧残而又有缺陷的人,却发出”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决不能让我屈服的呐喊.他以常人无法想象的坚强毅力,谱写了悲壮激昂的《命运》交响曲和快乐优美的《田园交响曲》这些不朽的乐章至今仍回荡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激励着全世界各种肤色的人们。
(1)贝多芬为什么能扼住命运的咽喉?
(2)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你磨砺意念的计划。
材料: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讲话强调指出,要在全体人民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中华儿女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尤其要加强对青少年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与培养,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中华民族创造了优秀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根据材料请你回答:
(1)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什么样的伟大民族精神?
(2)我们青少年该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从文化的角度回答“中华儿女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源于哪里?
材料:嫦娥三号是中国航天领域迄今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这是中国航天器首次在外天体软着落,此次探月将为中国航天员登月打下基础。嫦娥三号使用了多项新技术和新科研成果,创新性强,技术复杂,难度极高。中国探月工程总工程师吴伟仁介绍:“玉兔号”实现全部“中国制造”,国产率达100%。为实现航天梦、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建设创新型国家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嫦娥三号登月成功,体现了我国哪些重大发展战略?
(2)“建设创新型国家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3)你打算如何把自己培养成创新型人才?
在初中的三年时,小明的成长记录袋中有这样两段成长记录。
成长记录一:小明作为班长,分学习成绩优异,认真完成分管的工作,同学们不管在学习上或生活上有了困难,他总能够抢先去帮助。一天,当他发现在学校门口有个书贩正在向学生兜售黄色书刊时,随即排打了110报警电话……班委换届时,好朋友主张为他拉拉选票,被小明严厉拒绝。同学们非常佩服他,选举时纷纷投了赞成票。
(1)小明为什么会赢利同学们的“赞成票”?
成长记录二: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看到灾情的小明再也坐不住了,他萌发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到灾区去参加抗震救灾!”他听说灾区需要一批热血青年组成的抗震救灾志愿者服务队。
(2)对于小明的想法谈谈你的看法。
在今年九月的公民道德宣传月活动中,为进一步强化同学们的责任意识,积极融入社会,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某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开展一系列活动,以达到对同学们教育的目的。下面撷取两个片段,供同学们思考感悟:
◎走近身边的楷模,江苏省“十大美德少年标兵”——吴佳妮。吴佳妮是宿迁市宿豫区一名14岁女生。3岁时因结缔组织病瘫痪,10岁前躺在养父的背上奔波求医。为了自理,她扶床一步一步忍痛练习行走,练习穿衣、梳头;为了求学,她在病房里学会了简单的算术,认识了拼音和字词,咬牙坚持用变形的手指练习写字。汶川地震,她还在治病,却第一个捐出自己积攒多时的16元,在村小里捐款最多;雅安地震,她把“爱心妈妈”给的200元钱,捐寄给红十字会。她先后被评为宿迁市“十佳少年”、感动宿迁“十大人物”、江苏省百名“十大美德少年标兵”。2014年2月入围“中国好人榜”……
(1)知识在线:你认为该组同学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上述信息?
(2)我思我悟:在吴佳妮的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有哪些?
◎该班的社会实践组,搜集到了如下一则新闻:2014年9月15日,某市商贸高级技工学校以“弘扬雷锋精神,争当文明先锋”为主题,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让同学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团结、互助”的志愿者精神。
(3)立足行动: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你亲近社会、服务社会打算怎么做?
实践探究题
材料一:在高新技术领域,美国、日本拥有的专利占世界专利总量的90%左右,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仅仅占有10%左右。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我国对外经济的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仅为5%。
材料二:钱伟长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在耄耋之年,他最关心三件事:一是如何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二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是人才的培养;三是科学研究的发展,特别是自主创新。钱老说:“自主创新,就是自己国家的问题自己解决。”
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科教创新领域我国同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针对这种现状,我国实施了什么战略?
(2)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青少年打算怎样把自己培养成为祖国需要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