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执政后提出:“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到100年,如果我们这样继续下去,我们将会失败。”建立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他开始( )
A.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 B.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 |
C.给国营企业一定的自主权 | D.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
在中外历史上,大国、强国先后崛起。如战国末期的秦国,18世纪的英国,19世纪以来的美国,19世纪末的日本和1978年以来的中国。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惊人的一致。它们崛起的相同因素是
A.制度创新 | B.武力掠夺 | C.和平崛起 | D.民主强国 |
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
结论 |
|
A |
在半坡遗址出土的一个陶罐里,保留有白菜种子 |
我国是世界上很早就种植蔬菜的国家 |
B |
伏尔泰倡导的开明君主制 |
为1787年宪法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
C |
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发达,约50%的工业产品销往国外 |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
D |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开始启动 |
某校校本课程“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拟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二单元,救亡图存,君主立宪;第三单元,民主共和,三民立宪;第四单元,……;第五单元,柳暗花明,以俄为师。其中,第四单元的主题应是
A.五四精神,旗帜高扬 | B.欲变社会,先变思想 |
C.国共合作,国民革命 | D.武装割据,开创新路 |
下图是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单位:万吨),对该阶段理解正确的是
①“左”倾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②对“左”倾错误的纠正还没有进行
③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严重失误④自然灾害也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德国是最早探索福利政策的国家。19世纪80年代,德国相继颁布了《法定疾病保险》《法定事故保险》和《伤残养老保险》等一系列法令,建立起当时堪称世界典范的福利制度。德国取得这一成就的决定性因素是
A.国家统一的需要 | B.健全民主法制的需要 |
C.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 | D.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