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至恭亲王奕忻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材料二:……堪得滦州所属距开平西南十八里之唐山,山难旧煤穴甚多……从此中国兵船轮船及机器制造各局用煤,不致远购于外洋,一旦有时,庶不为敌人所把持,亦可免利源之外泄。富强之甚,此为嚆矢(开端)。
──李鸿章《直境开办矿务折》
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了十五万匹。
──《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83年
请回答:
曾国藩、李鸿章属于什么派别?这个派别的代表人物还有谁?
②从材料一看,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它的性质是什么?
③从材料一二看,洋务派从事哪些主要活动?
④怎样看待洋务派的“求富”之路?
⑤从材料三看,洋务运动有什么积极作用?(答对任一条即可得2分)
阅读下列材料: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35周年的盛大阅兵仪式上,公开亮相的中国战略导弹令当时观看的外国使节和外国记者大为惊叹。美联社报道说:“中国战略导弹部队首次展示了它的实力,它显示出中国有相当高的制造水平。它的出现足以抵御任何形式的战争。”英国《泰晤士报》也称:“中国今天第一次将它的导弹家族展现在世界面前,足以证明它有覆盖地球每一个角落的能力和自信。今后美苏两国在决定世界事务时,不得不考虑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存在。”
请完成:
(1)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成立于哪一年?目的是什么?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建立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当今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然欧洲各国有共同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历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历史上长期不断的相互战争一直是它们的负担。经过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后,许多人终于感觉激烈冲突的代价太大了,战争不再对任何国家有益。苏联的“势力扩张”使某种形式的西欧统一具有诱惑力。——马文·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下卷
材料二 1967年,欧共体正式成立。1993年《欧洲联盟条约》正式生效,欧共体12国结成欧洲经济政治联盟。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除极少数成员国外,大多数国家的“欧洲公民”开始使用欧元,并在6个月后彻底放弃本国货币。欧洲实现了经济的高度一体化。到2004年,欧盟成员国达到25个。欧洲正朝着经济政治一体化目标迈进。
——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三各国人民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应该携手合作、共同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胡锦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欧洲一体化过程中的主要特点和关键步骤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中“地球村”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一趋势?依据所学知识谈谈该趋势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民族复兴是近代中华民族的追求目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今日……外则国防空虚,丧师失地;国势岌岌(十分危险),危如垒卵。忧时之士,深虑神明华胄,将陷于万劫不复;于是大声疾呼,曰“复兴”!“复兴”!绞脑沥血,各本其所学,发抒复兴国族之伟论。 ——吴钊《复兴之基点》(1933年)
材料二 (1940年,一位回族同胞在《抗战三周年纪念感言》中写道)“整整三周年的神圣抗战,已使大中华国族数千年的积弱,蒙受了巨急的刺激,从而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扎稳了抗战最后胜利的把握。首先我们为民族复兴的远大前途,抱乐观,感兴奋”!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2卷(1940年7月)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回答造成当时中国“国势岌岌”局面与哪一重大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神圣抗战”主要是指抗战中的哪两次重要战役?这两次战役的地位各是什么?依据教材归纳两次战役的共同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历史地位。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是中国雕版印刷技艺的世界非遗传承单位,是全国最大的古籍线装书生产基地……雕版线装图书以其高雅的品位和珍贵的版本收藏价值,越来越得到读者的喜爱。广陵古籍刻印社早已成为国内线装书生产的“龙头”,生产的线装书得到“国书”的美誉。 ——《扬州晚报》(2011年10月4日)
材料二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沈括《梦溪笔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时间及扬州注意传承雕版印刷术的现实价值。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哪一项科技发明?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该项发明的历史
作用。
(3)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发明与材料一中的雕版印刷术相比有哪些优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对手的垮台使美国处于一种独一无二的地位。它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大国。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
材料二:1997年6月,西方八国首脑会议在美国丹佛召开。东道主克林顿给每位客人定做了一套牛仔服,让他们乔装打扮出席宴会。德国总理科尔和法国总统希拉克不领美国总统的情,坚持要自己选择服装。对此,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牛仔服事件说明欧洲人的腰越来越硬了,欧洲人越来越自信了。
材料三:2012年10月25日,四十一年前的今天,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国通过联合国加入了世界体系,逐步走向一个在国际制度下发挥作用的国家。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建设性地参与了重大国际问题的磋商、谈判,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中国为推动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消除国际上的贫富不均,努力缩小南北差距,作出了显著贡献。
材料四:今天的世界已发生巨变,从单极向多极演变的世界,更需要规则,更需要加强像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世界贸易组织这样的多边机构的规制和管理能力。让联合国发挥更多且更坚实的作用,是大势所趋。
(1)材料一中“美国对手的垮台”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导致了何种国际格局的终结?
(2)阅读材料二,你认为制约美国独霸世界的力量有哪些?(至少写出两个)
(3)依据材料三的信息推算中国重返联合国是哪一年?为什么今天的中国能够在国际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4)材料四说明当今国际格局的特点是什么?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前提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