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机合成中常用的钯/活性炭催化剂若长期使用,会被铁、有机化合物等杂质污染而失去活性,成为废催化剂。一种由废催化剂制取PdCl2的工艺流程如下:

(1)“焙烧1”通入空气的目的是使有机化合物、活性炭等可燃物通过燃烧而除掉,通入空气过多反而不利于实现目的,其原因是                                                     
(2)甲酸在反应中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写出甲酸与Pd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加浓氨水时,钯转变为可溶性[Pd(NH3)4]2+,此时铁的存在形式是               (写化学式)。
(4)加入浓氨水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溶液的pH为8~9,实验室检测溶液pH的操作方法是:     
(5)“焙烧2”的目的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学习小组对教材实验“在200mL烧杯中放人20 g蔗糖(C12H22O11),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 mL质量分数为98%浓硫酸,迅速搅拌”进行如下探究。
(1)观察现象:蔗糖先变黄,再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黑色物质,同时闻到刺激性气味。压缩“黑色面包”时,感觉较硬,放在水中呈漂浮状态。
同学们由上述现象推测出下列结论:
①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③蔗糖炭化得到的碳连成整体,碳原子间形成了化学键 ④浓硫酸具有酸性 ⑤黑色物质具有强吸附性
其中依据不充分的是 (填序号);
(2)为了验证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气态产物,同学们设计了如下装置: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图A中应选用下列装置 (填编号)。

②B装置所装试剂是 ;D装置中试剂的作用是
;E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
③A装置中使蔗糖变黑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④F装置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的原因是
;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SO2的制备及性质探究实验。
(1)根据反应Na2SO3(固)+H2SO4(浓)=Na2SO4+SO2­+H2O,制备SO2气体。
①用下列简图,在答题卡的方框中画出制备并收集SO2的实验装置(含试剂)示意图。

②实验过程中,使用分液漏斗滴加浓硫酸的操作是
(2)将SO2气体分别通入下列溶液中:
①品红溶液,现象是
②溴水溶液,现象是
③硫化钠溶液,现象是
(3)有一小组在实验中发现,SO2气体产生缓慢,以致后续实验现象很不明显,但又不存在气密性问题。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并说明相应的验证方法(可以不填满)。
①原因 ,验证方法
②原因 ,验证方法
③原因 ,验证方法

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

(1)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 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
(2)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 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

某无色溶液中只可能含有①Na+ 、②Ba2 +、③Cl-、④Br-、⑤SO32-、⑥SO42-离子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操作
现象
(1)
用pH试纸检验
溶液的pH大于7
(2)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
CCl4层呈橙色
(3)
向所得水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4)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⑤
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⑥ 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③⑥

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SO42-,H2SO3,NH 4+)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原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A. B. C. D.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