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 I) 在一个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2X(g) + Y(g)  2Z(g) 若把2molX和1molY充入该容器时,处于状 态I,  反应在绝热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处于状态II(如下图),则该反应的△H           0; ( 填:“< ,> , = ”)。该反应在           (填:高温或低温)条件下能自发进行。

(II)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A(g) + nB(g)  pC(g) ,
在一定温度和不同压强下达到平衡时,分别得到A的物质的量浓度如
下表

压强p/Pa
2×105
5×105
1×106
c(A)/mol·L-1
0.08
0.20
0.44

(1)当压强从2×105 Pa增加到5×105 Pa时,平衡         移动(填:向左, 向右 ,不)
(2)维持压强为2×105 Pa,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体系中共有amol气体,再向体系中加入bmolB,当重新达到平衡时,体系中气体总物质的量是              mol.
(3)当压强为1×106 Pa时,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4)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上述三个压强下分别发生该反应。2×105 Pa时,
A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如下图,请在图中补充画出压强分别为5×105 Pa
和1×106 Pa时,A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在图线上标出压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1)已知A和B为第三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表所示:

电离能/kJ·mol1
I1
I2
I3
I4
A
578
1817
2745
11578
B
738
1451
7733
10540

A通常显价,A的电负性B的电负性(填“>”、“<”或“=”)。
(2)紫外光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约为399 kJ·mol1。根据下表有关蛋白质分子中重要化学键的信息,说明人体长时间照射紫外光后皮肤易受伤害的原因

共价键
C-C
C-N
C-S
键能/ kJ·mol1
347
305
259

组成蛋白质的最简单的氨基酸中的碳原子杂化类型是
(3)实验证明:KCl、MgO、CaO、TiN这4种晶体的结构与NaCl晶体结构相似(如图所示),

其中3种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数据如下表:

离子晶体
NaCl
KCl
CaO
晶格能/kJ·mol1
786
715
3401

则该 4种离子晶体(不包括NaCl)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其中MgO晶体中一个Mg2+周围和它最邻近且等距离的Mg2+个。
(4)金属阳离子含未成对电子越多,则磁性越大,磁记录性能越好。离子型氧化物V2O5和CrO2中,适合作录音带磁粉原料的是
(5)某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其分子内不含有(填序号)。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金属键 D.配位键
E.氢键 F.非极性键
(6)温室效应,科学家设计反应:CO2+4H2→CH4+2H2O以减小空气中CO2
若有1mol CH4生成,则有molσ键和molπ键断裂。

孔雀石主要含Cu2 (OH)2CO3,还含少量Fe、Si的化合物。某工厂以孔雀石为主要原料制备CuSO4·5 H2O及纳米材料G,主要步骤如下:

已知该条件下,通过调节溶液的酸碱性而使Fe3+、Fe2+、Cu2+生成沉淀的pH分别如下:

物质
开始沉淀时的pH
完全沉淀时的pH
Fe(OH)3
2.2
3.2
Fe(OH)2
7.6
9.6
Cu(OH)2
4.7
6.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孔雀石主要成分Cu2(OH)2CO3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溶液A的金属离子有Cu2+、Fe2+、Fe3+。要检验其中的Fe2+应选择下列试剂中的
a.KMnO4 b.NaOH c.H2O2 d.KSCN
(3)溶液A中的金属离子有Cu2+、Fe2+、Fe3+。试剂①是一种氧化剂,把Fe2+氧化成Fe3+的目的是。该工厂选用试剂①最好为下列中的(填代号)。
a.H2O2 b.空气 c.Cl2 d.KSCN
(4)根据下图有关数据,你认为工业上氧化操作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5)向溶液B中加入试剂②的化学式为,操作I的名称是
(6)气体E和气体F应该先通人CaCl2溶液中的是(填化学式)。写出制备G和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7)欲测定溶液A中Fe2+的浓度,可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反应中MnO4还原为Mn2+,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取A溶液20.00 mL,用去0.0240mol/LKMnO4溶液16.00 mL时,恰好达到滴定终点,则A溶液中Fe2+浓度为

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电子数之比为3∶4;N与Ar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X 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Z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化合物XN常温下为气体。据此回答:
(1)N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2)Z与M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显碱性,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X与Y、X与M均可形成18电子分子,这两种分子在水溶液中反应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由X、Y、Z、M四种元素组成一种强酸的酸式盐,写出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该盐溶液至中性的离子方程式
(5)Y、Z、N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
(6)如图所示:

取一张用ZN溶液浸湿的pH试纸平铺在玻璃片上,取两根石墨棒做电极,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a电极处的pH试纸上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1)把一块纯净的锌片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可观察到锌片逐渐溶解,并有气体产生,再平行地插入一块铜片(如图甲所示),可观察到铜片上(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再用导线把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可观察到铜片上(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

(2)用导线连接灵敏电流表的两端后,再与溶液中的锌片和铜片相连(如图丙所示),观察到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说明了导线中有电流通过。从上述现象中可以归纳出构成原电池的一些条件是
有关的电极反应式:锌片;铜片
图丙所示原电池中,电子流向为
(3)图乙、图丙是一个将 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人们把它叫做原电池。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①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
(2)画出原子的结构示意图:④________,⑤________,⑧________。
(3)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__,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___。
(4)在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________。
(5)在③与④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________,怎样用化学实验证明:答:________
在⑧与⑿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________,怎样用化学实验证明?答:__________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