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白杨》片段,按要求做题。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需要它,它就在( )很快的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 )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
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在片段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用这些关联词语写仿写一段话。(2分+2分)
(2)从爸爸介绍白杨的话里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
(3)本文是一篇状物类的散文,这类文章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是 、 。本文就是借 歌颂了 服从 , 边疆、 边疆的远大志向和 。
(4)最后一自然段,爸爸“又陷入沉思”,他可能在想什么?“突然,他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此时,他又可能想到了什么?
(5)课文最后一句话中“一棵高大的白杨”暗指 ,“几棵小树”暗指 ,“风沙”指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思维飞跃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1)这段话选自()。
(2)这段写了什么?
(3)这段共()句话,第()话写了日月潭阴雨天气的景色。
(4)用“”画出这段中的比喻句。把( )比作()。
拓展提升
闻一多:诗人,学者,先后在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任教,诗集《红烛》《死水》表现了对祖国的真挚感情、对黑暗现实的憎恶和抗议。他曾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3年后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抗战结束后,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反人民的内战,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澳门:在珠江口西岸,面积23.5平方千米,人口45.46万。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鸦片战争后被葡萄牙侵占,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
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实行“澳人治澳”。澳门的名胜古迹有妈祖阁、大三巴等。
思维飞跃
你可知“妈港”,
不是我( ),
我离开你太久了,( )。
但是他们掠去的是( ),
你依然保管我()。
那()来,
梦寐不忘的()啊!
请叫儿的(),
叫我一声()!
()啊(),
(),母亲!
(1)按原文填空。
(2)这首诗歌的作者是(),题目是()。
(3)“妈港”指()。
(4)这首诗歌共()句话,第()句写出了澳门被掠去的时间。生母指()。
(5)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并用它说一句话。
思维飞跃
——————————
在少年儿童画展色彩缤纷的画幅中,我看到一幅没有色彩,线条也极为简单的画。那是一幅盲童的画。
雪白的纸上,用圆珠笔画着一个太阳,照耀着一座小屋,小屋前有一条小溪,还有一棵树。寥寥几笔,勾画了一个和平幸福的人家。
从这里走过的人,都会认真地看这张画,好像是透过这张画,触到了这个盲童的心灵。
(1)在横线上给短文加个题目。
(2)在文中找反义词。
复杂——()痛苦——()
(3)文中第()自然段描写了画的内容。
思维飞跃
真的,它们可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
格的精灵,你看吧,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太阳”
这个词,使你感触到热和力,而“月亮”却又闪着
清丽的光辉。“轻”字使人有漂浮感,“重”字一望
而沉坠。“笑”字令人欢笑,“哭”字一看就像流泪。
“冷霜”好像散发出一种寒气,“幽深”两字一出现,
你似乎进入森林或宁静的院落。当你落笔写出“人”这个字,不禁肃然起敬。这些有影无形的图画,这些横竖勾勒的奇妙组合,在记忆中留下无穷的回味。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精灵啊!而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为人们打开一个个想象的天地。在人类古老的长河中,有哪一个名族像中华民族有这么丰富的书法瑰宝?
(1)这段话选自
(2)用“”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3)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浮起——()悲伤——()
喧闹——()渺小——()
(4)用“﹋﹋﹋”画出文中的排比句。
(5)画“”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把它变成陈述句。
(6)文中的“……”意思是()
①表示列举的省略②表示说话断断续续③表示话未说完
请你也试着写一写。
或()或()
(7)造句。
肃然起敬:
(8)“太阳”这个词,使你感触到热和力。“哭”字一看就像流泪。我还想到了其他的字,聪明的你,也来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