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宫春怨
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①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②。
注:①云和:即瑟,一种弦乐器。②昭阳:即昭阳宫,汉成帝的居所。
这是一首描写失宠妃子的古诗。有人说,第三句中的“深”字,第四句中的“隐”字,既描写又抒情,用得极为巧妙。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两个字各描写了什么?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紧紧扣住“深”字和“隐”字,理清“深”与句中相关的“斜抱云和”和“见月”两者的关系,联系人事,提升认识。接着联系妃子失宠的遭遇进行理性思考,体会主人公心情,把有关的文字整合在一起,即可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深”字描写了主人公痴痴地凝视冷月的情态,表现了主人公失宠后的哀怨、酸苦和无奈。“隐”字描写了主人公凝望皇帝所住的昭阳宫,想把怨情倾注于昭阳宫,但是所能望见的只是夜色下一片朦胧的树影,加倍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凄凉的心境。
16.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要求:①另举一个事例;②句式与画横线的一句相同。
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
解析:事例:必须是古今史册上有影响的人物,而且还必须写出他(或她)不同寻常的努力及辉煌的业绩。句式:须有表假设的关联词语,有两个并列的否定句,结尾还必须用一个表感叹(或反问)的句子。
参考答案:如果没有陈景润孜孜不倦、甘守清贫,没有他成千上万次的精心演算、分析推证,又哪里会有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的攻克!把下面四句话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墨子的苦行侠人格,____________;杨朱的贵我人格,____________;孟子的大丈夫人格,____________;荀子的君子式人格,____________;再一种便是庄子式的人格了,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
①锋芒毕露,正义在胸 ②平和公正,循规蹈矩 ③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 ④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按顺序填写应是: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在下面一段话里删去六个多余的字,使语言简明通畅。
市场管理员说:“目前,个体户收入悬殊很大。他们当中的多数守法;个别人有违法行为,对这些人已经依法给予法律制裁。同时还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绝不能让社会上那种坑害顾客的思想任其泛滥。”
应删去: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病牛
李 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精疲谁复伤。
但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禾熟
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
注:李纲,南北宋之交的一位坚决主张抗金的政治家。由于投降派的排挤被罢相。这首诗是他被罢相之后贬到武昌时写的。孔平仲是一位颇具才气的诗人,此诗写于其正当得志之时。
1.这两首诗中都描绘了“牛”的形象,其形象是否相同?请结合两诗简要赏析。
2.古人云:“诗言志。”请结合两诗中“牛”的形象,评说两位诗人在诗中寄寓的思想或反映的各自的思想境界。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问题。
庆东原
白朴
忘忧草,含笑花,劝君闻早冠宜挂。那里也能言陆贾?那里也良谋子牙?那里也豪气张华?千古是非心,一夕渔樵话。
[注]①陆贾:汉时楚人,佐刘邦定天下,曾出使南越,说服赵佗归汉。 ②张华:西晋文学家,曾力劝武帝伐吴,灭吴后,封广武县侯。后赵王伦谋废贾后,不从被杀。
1.从表现手法上看,本曲开头写“忘忧草”、“含笑花”,运用的是手法。“劝君闻早冠宜挂”一句中运用了手法。“那里也……”三句则运用了手法。表达了对三个曾显赫一时的历史人物的。
2.试简要分析这首元曲所抒发的思想观点。
阅读李商隐诗《霜月》,完成后面问题。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南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注]①青女:青霄玉女,主霜雪的女神。②素娥:月里的嫦娥。
1.本诗描写的是 时节的景色,末句中“婵娟”的意思是。
2.从表现手法上看,本诗首二句与后二句之间运用了 的写法,诗中“青女”、“素娥”分别是 和的象征,末句“斗”字用得妙,产生的表达效果是。
阅读李清照词《鹧鸪天》,完成后面问题。
鹧鸪天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1.词的上片盛赞桂花“自是花中第一流”,从首二句对桂花的正面描写看,这是由于桂花具有的特点,下片中的“骚人”指的是,其代表作中多以香花作喻,却独独不见桂花。
2.试结合词中桂花的形象,分析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阅读杜甫《春日忆李白》诗,回答问题。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①庚开府:即庚信,南北朝著名诗人。②鲍参军:即鲍照,南北朝著名诗人。③渭北,指作者所在的长安一带。④江东: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带地方。
1.诗的开头两联,对李白的诗进行热烈赞美,李白“诗无敌”的表现,一是其诗,二是其诗。
2.从题目看,全诗意在忆人,却以赞诗发端,以“论文”作结,不着一字而其意自现,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其巧妙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