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NaCl、CuSO4两种电解质中选取适当的物质,按电解要求填写(填化学式):
①以铜为电极,进行电解时电解质浓度不变,则采用的电解质是__________。
②以碳棒为电极,进行电解时使电解质和水的质量均变小,则采用的电解质是________。
此电解反应的阳极反应式: ,电解池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 。
(2)①甲同学用直流电源、碳棒、铜棒和稀硫酸为原材料,实现了在通常条件下不能发生的反应:Cu+H2SO4(稀)===CuSO4+H2↑,则该同学选用的阳极材料是_______。
②乙同学在做铜与稀硫酸的上述反应实验时,看到碳棒和铜棒上都有气泡产生,但铜棒却没有被腐蚀。请你选出最可能的原因 (填字母代号)
A.铜被稀硫酸钝化 B.碳棒和铜棒与电源正负极接反
此时的电解池的总反应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有机物A与CH3COOH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后产生的水的质量也一定,试回答下列问题。
(1)符合条件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A是。(写结构简式)
(2)若A与乙酸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则A的结构简式可以是。(写出1个即可)。
(3)若A中C、H元素质量分数之和为86.67%,其余为O,A的分子量小于200,则A的分子式为。如果A中含苯环结构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符合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有(写两个即可)。
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指出要大力抓好节能降耗、保护环境。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在始端就采用预防实际污染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和零污染,具有“原子经济性”。下列化学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2)冶金废水中含有[Au(CN)2],其电离出的CN—有毒,当与H+结合生成HCN时,其毒性更强。工业上处理这种废水是在碱性条件下,用NaClO将CN—氧化为CO32—和一种无毒气体,该反应的方程式为,在酸性条件下,ClO—也能将CN—氧化,但实际处理时却不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主要原因是。
(3)工业上目前使用两种方法制取乙醛——“乙炔水化法”和“乙烯氧化法”。下面两表提供生产过程中原料、反应条件、原料平衡转化率和产量等的有关信息:
表一:原料、反应条件、平衡转化率、日产量
表二:原料来源生产工艺
从两表中分析,现代工业上“乙烯氧化法”将逐步取代“乙炔水化法”的可能原因。
①从产率和产量角度分析。
②从环境保护和能耗角度分析。
已知A—L所代表的物质(溶液中的溶质),除B外均是中学化学里常见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时加入或生成水均略去)
已知:a.通常状况下,A是淡黄色固体,C是红棕色固体,D是气体单质,E是无色无味气体;b.反应②—③是工业生产L的部分反应,反应④是工业生产普通玻璃的反应之一;c.B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质量比为7:5;请填写下列空白:
(1)A的电子式,B的化学式。
(2)反应②的工业生产条件,写出工业生产L时反应①的设备名称。
(3)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①I+G→M+L的离子方程式:,
②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元素A的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中最小,元素C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多,D所在周期的各元素单质沸点变化如图I(原子序数按递增顺序连续排列)。B、C、D三种元素均能与A形成等电子的三种分子,且化合物中各原子的个数比为:
化合物 |
甲 |
乙 |
丙 |
原子个数比 |
B∶A=1∶3 |
C∶A=1∶2 |
D∶A=1∶2 |
(1)元素D在元素周期中的位置。
(2)B、C形成的一种化合物X是一种原子晶体,晶体中B、C原子均达到稳定结构,则X的化学式为;X的熔点金刚石(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写出图I中沸点最高的单质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铬是人体必需元素,如含量不足会影响糖类和脂类的代谢,过高则会引起急性中毒。有关含铬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铬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2)上述反应中需用氧化剂的是(填编号)。
(3)工业上处理含Cr2O72-的废水时,一般将剧毒的Cr2O72-转化为Cr3+,写出以碳为阴极,铁作阳极,电解处理含NaCl、Cr2O72-的酸性废水。写出电极反应和溶液中进行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阳极 阴极
溶液中
(4)反应⑤是可逆反应,在Na2CrO4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由黄色逐渐变成橙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已知Ag2CrO4和AgCl的Ksp分别为9.0×10-12、1.56×10-10,向含有相同浓度的Na2CrO4和Na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首先生成的沉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