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甲、乙两人分别用不同的方法配制100ml 3.6mol/L的稀硫酸。
(1)甲:量取20 ml 18 mol/L浓硫酸,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100 ml 容量瓶中,用少量的水将烧杯等仪器洗涤2~3次,每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小心地 向容量瓶加入水至刻度线定容,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① 实验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和胶头滴管外,还有的玻璃仪器有                
(2)乙:用100 ml 量筒量取20 ml 浓硫酸,并向其中小心地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水至100 ml 刻度线,再搅拌均匀。
你认为此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指出其中错误之处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甲、乙、丙、丁为前三周期元素形成的粒子,它们的电子总数相等。已知甲、乙、丙为双原子分子或负二价双原子阴离子,丁为原子。
(1)丙与钙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跟水反应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在高温时是一种还原剂,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它在工业上的一种重要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一定条件下,甲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
(5)丁的氧化物的晶体结构与__________的晶体结构相似。

1)构成分子晶体的粒子是__________,这类粒子间的作用力一定有__________,还可能有__________。如果分子间作用力只是__________,若以一个分子为中心,其周围通常可以有__________个紧邻的分子,分子晶体的这一特征称为__________。干冰中CO2分子采取的就是这样的堆积方式。若分子内存在吸引电子能力较强、半径较小的__________原子与H原子所形成的共价键,则会形成氢键,氢键不仅具有饱和性,也具有__________。能形成氢键的物质较多,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在冰中,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__________个水分子形成氢键,呈__________立体结构。
(2)在原子晶体中,所有原子都以__________键结合,整个原子晶体是一个三维的__________结构。在金刚石中,C原子采取__________杂化方式,每个C原子与另外__________个C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键角为__________,晶体中最小碳环由__________个C原子构成,且不在同一个平面内。晶体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类似,SiO2的晶体结构可以看作是在晶体硅的Si—Si键之间插入__________原子而形成的,在12 g SiO2晶体中含有化学键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____mol。

金和铜可以形成多种金属化合物,其中一种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为面心立
方结构)。

(1)该金属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A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7,C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mol-1,若该化合物的密度为d g·cm-3,试计算两个最近金原子的核间距。

最近,德国科学家实现了铷原子气体超流体态与绝缘态的可逆转换,该成果将在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带来重大突破。已知铷是37号元素,质量数是85。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铷Rb37位于周期表的第_____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______族。
(2)关于铷的结构和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①与水反应比钠强烈 ②它的原子半径比钠小③它的氧化物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收CO2
④它的阳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和镁相同 ⑤它是还原剂
A.①③④B.②③⑤C.②④D.①③⑤
(3)氢化铷与水反应可放出氢气,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氢化铷溶于水显酸性
B.氢化铷中氢离子被还原为氢气
C.氢化铷与水反应时,水是还原剂
D.氢化铷中氢离子最外层有两个电子
(4)现有铷和另一种碱金属形成的合金50 g,当它与足量水反应时,放出标准状况下的氢气22.4 L,这种碱金属可能是( )
A.LiB.Na C.KD.Cs

在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中,其单质属于金属晶体的有__________,金属中,密度最小的是___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熔点最低的是__________,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是__________,单质的还原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