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长江三角洲,那儿长满了桑树。我爱家乡的桑树。 春雨如丝,泡开了粉红的桃花,饮醉了嫩绿的垂柳,也惊醒了梦中的桑树。一片片桑叶长出来了,小小的,嫩黄嫩黄的,只要梢不注意,那些在微风中绍手的已经是长大了的叶子。顺着“沙沙沙”的声音走进屋子,你瞧,那一只只白白胖胖的蚕儿在一片片桑叶上吃得正欢呢!
桑叶长多了,渐渐地树上就挂满了桑葚。我和小伙伴拾完麦子,常溜到桑树下,几个人使劲一摇树,“扑啦啦”,熟透了的桑葚便撒满一地,一个个红得发紫。拣一个放进嘴里,细腻而柔软,那滋味就甭提了,甜得让人心醉。没熟透的桑葚是不会掉下来的。有时,我们等急了,会爬上树去摘了吃。那桑葚又酸又甜,多吃几个,就觉得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也咬不动了,两眼也被酸得眯成一条线,只好无可奈何地望着满树红中透紫的桑葚了。
家乡的大伯大叔们爱用桑木扁担,他们常为自己有一两件桑木家具和农具而感到自豪。
(1)在横线上给短文加个题目。
(2)作者从( )、( )和( )三个方面写桑树。其中( )和( )是详写。
(3)用“ _ ”画出两个拟人句,用“ … ”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3分)
(4)“只好无可奈何地望着满树红中透紫的桑葚了”这句话形象的刻画了“我们”( )的心理。
(5)作者主要抓住( )和( )来描述熟透了与未熟透的桑葚,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叙述。熟透了的桑葚( ),未熟透的桑葚则( )。
(6)桑树的作用是,桑葚可以( ),桑木可以用来制作( ) 和( )。
(7)从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中找出两个错字改正过来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 ) ( )
课内阅读《梅花魂》(节选)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正确的读音下打“√”
分(fēnfèn)外抹(māmǒ)净这段内容是作者回忆了外祖父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划线部分是什么描写,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寸草春晖
昨晚,我和奶奶吵了一架。问题出在我们对一件事的不同看法上,奶奶看法陈旧使我忍无可忍。烦躁之机,想出去透透气。说是透气,其实只是想避开奶奶的唠叨而已。走着,走着,就来到了屋后的园子里,一走进这个小菜园,一切的不快与愁绪都很快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虽然天气还有点冷,但是菜园却充满了绿意,让人在寒冷的冬天里感到一缕春天的气息。你瞧!这一丛丛的油菜花,一道道金黄的颜色直逼你的眼。油菜花!我们又见面了。还记得小时候那个在你身旁蹦来跳去的小女孩吗?小时候我时常到这个菜园里来玩,围着开放的油菜花唱啊跳啊,小不点儿菜花活像一只只展翅欲飞的小蝴蝶,姐姐便常把一小枝油菜花插在我的头发上,我们的笑声充满了整个小菜园。现在想起来,心头不禁升起一阵温馨。
那边一片青草。一看,原来是小香蕉,它们终于破土而出了,浅浅的颜色,水灵灵的,似乎只要一碰就会化成水似的。它们的茎哟,嫩白嫩白的,活像婴儿们的肌肤。我的心猛然一震,香菜的叶子就像母亲,茎就像在母爱中慢慢长大的小孩,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光照日晒,叶子始终都默默为它遮风挡雨。我从小离开父亲跟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饿了,给我最可口的饭菜;冷了,给我织漂亮的毛衣。多少年风里来雨里去,她从没半句怨言,奶奶于我不正是叶子与茎吗?
想到这里,我不禁快步地回家,我要为奶奶献上一杯茶,献上一枝美丽的油菜花!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新颖—丑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短文主要写景的。( ) B.这篇短文主要是记事的。( )你觉得小作者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阅读《夜莺的歌声》一文,回答下列问题。“有个孩子坐在河岸边上,搭拉着两条腿。他光着头,穿着一件颜色和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手里拿着一块木头,不知在削什么。”
这个孩子是谁?他为什么要这么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这句话体现了小夜莺的什么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茶杯与茶壶》,回答问题。
①一位深感失望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对住持释圆和尚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习丹青,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满意的老师,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有的画技还不如我。”
②释圆听了,淡淡一笑说:“老僧虽然不懂丹青,但也颇爱惧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吧”年轻人精神一振,问:“画什么呢?”释圆说:“老僧最大的嗜好就是爱品茗,尤其喜欢那些造型典雅古朴的茶具。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一个茶壶?”年轻人听了,信心十足地说:“这还不容易?”于是铺开宣纸,寥寥数笔,信手画出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壶的壶嘴正徐徐流出一道茶水来,注入那茶杯中。
③年轻人沾沾自喜,问:“这幅画你满意吗?”释圆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你画得不错,但还是有失偏颇,将茶壶和茶杯的位置放错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呀。”年轻人听了,说:“大师为何如此糊涂,哪有茶杯往茶壶里注水的?”
④释圆听了,说:“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是将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香茗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呢?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股流水;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与经验。”摘录文中描写年轻人神态或内心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股流水;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与经验。”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短文《永生的眼睛》
我14岁那年,母亲被突如其来的一场疾病夺去了生命。下午,一位警官来访,是为医院要取用母亲的眼睛角膜而征求父亲的意见。我惊呆了,不明白医生们为什么要把母亲的角膜给(gěi jǐ)予他人,而父亲居然回答“可以”。
我痛苦万分,“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父亲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琳达,”父亲平静地搂着我,“你所能给予他人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许多年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够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那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我们早已决定死后捐赠器官了。”父亲的话语给我上了一生最珍贵的一课。
许多年过去了,我结了婚并有了自己的家。1980年,父亲患了严重的肺气肿,搬来和我们同住。他愉快地告诉我,他死后要捐赠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哦,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的眼睛重见光明,并能像你的女儿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xǔ yǔ)如生的马儿,那该多美妙啊!”温迪自幼酷爱画马,作品屡屡得奖。“哦,想想,另一对父母如果看到他们的女儿也像小温迪一样,将会多高兴啊!”父亲说,“当你们得知我的眼睛起了作用,那你们将会多自豪!”
我把父亲的遗愿告诉了温迪。孩子热泪盈眶,过去紧紧拥抱着外公。她14岁,恰恰是当年我首次听说捐赠器官时的年龄。
这一年的一天,父亲与世长辞了,我们遵照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睛。温迪告诉我:“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哦?这令你骄傲吗?“我问,“当然,你想想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痛苦啊!我死以后,也要学外公把眼睛送给失明的人!”
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还有辉映在我女儿眼睛里的一种骄傲!用“____”划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才华横溢②突如其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为什么以“永生的眼睛”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