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是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测得该校春分日时正午太阳与头顶夹角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该校此日正午太阳高度是(    )

A.28° B.62° C.90° D.0°

该校所在地地理纬度是(    )

A.28°N B.32°N C.52°N D.18°N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某地(66°34′N,120°E)在一天24小时中太阳高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日太阳直射23°26′S
B.墨累—达令盆地恰逢小麦播种季节
C.该日北京昼长小于广州
D.②时刻该地地方时为12时

在①时刻,太阳位于观察者的

A.正东 B.正西
C.正南 D.正北

这一天,赤道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A.66°34′ B.46°52′ C.90° D.23°26′

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非常细小的固体颗粒物,直径多在2.5微米(PM2.5)以下,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读“2014年10月9-13日北京天气及大气质量”(表),回答下列问题。

日期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风、阴晴等
大气中PM2.5浓度(微克/每立方米)
10月9日
22
14
微风、霾
330
10月10日
21
13
微风转北风三四级,霾
299
10月11日
19
8
多云转晴,阵雨,北风四、五级,霾
177
10月12日
18
6
阴转晴、微风
8
10月13日
18
4
晴、微风
30


10月12日大气中PM2.5浓度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①11日出现阵雨,利于降尘②11日风力较大,利于吹散污染物
③12日气温升高,对流旺盛④12日阴转晴,气压降低,气流上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本次霾的物质主要来自
①工业生产②汽车尾气③沙尘暴④煤炭的燃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月9日,市民
①适宜户外身体锻炼②尽量减少外出
③外出时戴专用口罩④外出时增添厚衣物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011年9月16日,四川省30个县受洪涝灾害,受灾人口达691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4亿。洪水发生期间,一市民通过手持式信号发射器发出了紧急呼救信号,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半小时后,市民安全脱离洪水的围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地区救灾办公室能迅速掌握洪水淹没地区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技术 D.“数字地球”

上题中的地理信息技术的关键装置是

A.传感器 B.卫星系统
C.地面装置 D.信号发射设备

在对被洪水围困的市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①GIS技术②GPS技术 ③RS技术 ④“数字地球”技术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北京时间2014年12月7日11时26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在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该日,巴西利亚正使用夏时制(即人为将时间拔快l小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卫星发射升空时,巴西利亚(48°W,15. 8°S)当地时间约为

A.12月6日23时 B.12月7日0时
C.12月7日1时 D.12月8日O时

该日之后的一个月内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太原市正午人影逐渐变长
C.巴西逐渐进入旱季 D.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提前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可以

A.监测国土资源变化 B.预报自然和人为灾害
C.获取人口变化资料 D.分析资源开发的情况

读世界局部区域不同时间沙尘空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造成该区域沙尘扩散的主要因素是

A.副热带高压 B.信风
C.西风 D.季风

当沙尘扩散如甲所示时,最可能的时间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图示沙尘扩散,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A.墨西哥湾沿岸诸国年降水量减少 B.亚马孙河含沙量剧增
C.美国东南部大气悬浮颗粒物增加 D.巴西高原干旱程度加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