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市售的氯化钾中所含杂质为Na+、Mg2+与SO42-,提纯过程如下(所用试剂均足量):

(1)操作Ⅰ所用的全部玻璃仪器有   ,操作Ⅱ的完整步骤为   
(2)滤渣a的主要成分化学式是   ,对滤渣b高温加热最终能得到   种氧化物。
(3)检验BaCl2溶液是否加入过量,其详细操作过程为   ,产品KCl晶体可能仍含少量NaCl,检验的方法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煤化工中两个重要反应为①C(s)+H2O(g)H2(g)+CO(g) ΔH=+131.3 kJ·mol-1,②CO(g)+ H2O(g)CO2(g) + H2(g)。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反应①的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最大限度
B.反应②的熵变△S >0
C.反应①中增加C固体的量能增大反应速率
D.在反应中②及时分离出产生的H2对正反应速率无影响

(2)若工业上要增加反应①的速率,最经济的措施为
(3)现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2L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
需时间/ min
CO
H2O
H2
CO2
I
650
4
2
1.6
1.6
5

900
2
1
0.5
0.5
3

900
a
b
c
d
t

①实验I中,从反应开始到反应达到平衡时,H2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
②CO(g)和H2O(g)反应的△H 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实验III中,若平衡时,CO的转化率大于水蒸气,则a、b必须满足的关系是_____,与实验Ⅱ相比,化学平衡常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④若在900℃时,实验II反应达到平衡后,向此容器中再加入1 mol CO、0.5 mol H2O、0.2 mol CO2、0.5 mol H2,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填“正反应”、“逆反应”“不移动”)。
(4)CO、H2可用于甲醇和甲醚,其反应为(m、n均大于0):
反应①:CO(g)+2H2(g)CH3OH(g) ΔH= -mkJ·mol-1
反应②: 2CO(g)+4 H2(g)CH3OCH3(g) +H2O(g) ΔH=-nkJ·mol-1
反应③:2CH3OH(g)CH3OCH3(g)+ H2O(g) △H<0
则m与n的关系为

硫和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雾霾等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采用合适的措施消除其污染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
(1)研究发现利用NH3可消除硝酸尾气中的NO污染。NH3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1﹕3、3﹕1、4﹕1时,NO脱除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NH3消除NO的反应原理 (不用注明反应条件)。
②曲线b 对应NH3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③曲线a中,NO的起始浓度为6×10-4mg/m3,从A点到B点经过0.8 s,该时间段内NO的脱除速率为____ mg/(m3·s)。
(2)NO、NO2混合气体能被NaOH溶液吸收生成NaNO2和NaNO3,若吸收的溶液中N的浓度为ag·L- 1,要使1m3该溶液中的完全转化为,至少需通入标准状况下的O2 L。(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3)SO2被少许NaOH溶液吸收生成能使pH试纸变红的NaHSO3溶液,工业上可电解NaHSO3得到重要化工产品Na2S2O4
①NaHSO3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
②写出生成S2的电极反应式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酸性KMnO4、H2O2、Fe(NO33是重要的氧化剂.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3H2SO4+2 KMnO4+5H2O2=K2SO4+2MnSO4+5 O2↑+8 H2O,当有6 mol H2SO4参加反应的过程中,有 mol还原剂被氧化。
(2)在稀硫酸中,KMnO4能将H2C2O4氧化为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取300mL 0.2mol/L的KI溶液与一定量的酸性KMnO4溶液恰好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I2和KIO3,则消耗KMnO4的物质的量的是 mol。
(4)在Fe(NO33溶液中加入Na2SO3溶液,溶液先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过一会又变为棕黄色,溶液先变为浅绿色的离子方程式是 ,又变为棕黄色的原因是

实验室利用饱和NaNO2溶液(12mol/L)和NH4Cl溶液加热制备N2
(1)若配制250 mL上述NaNO2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 ,可用 法收集N2
(2)写出上述实验原理的离子方程式 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单线桥法或双线桥法都可)
(3)NH4Cl溶液中加人镁粉也可以产生气体,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4)向20 mL 0.01 mol/L的HNO2溶液中逐滴滴加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测得混合液的pH随NaOH溶液的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4.6X10-4)则图中a点的c(H)= ,b点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结合离子方程式表示) (已知)。

已知A、B、C、D、E、F、G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其中A、B、C、D、E为不同主族的元素。A、C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B的电负性大于C,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E的焰色反应为紫色,F的基态原子中有4个未成对电子,G的+1价阳离子正好充满K,L,M三个电子层。回答下列问题:
(1)A、B、C、D、E、F、G几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____(填元素符号),D元素的原子核外有 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有 种不同能级的电子。基态的F3+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2)B的气态氢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远大于A、C的气态氢化物,原因是
(3)化合物ECAB中的阴离子与AC2互为等电子体,该阴离子的电子式是
(4)FD3与ECAB溶液混合,得到含多种配合物的血红色溶液,其中配位数为5的配合物的化学式是
(5)化合物EF[F(AB)6]是一种蓝色晶体,下图表示其晶胞的

(E未画出)。该蓝色晶体的一个晶胞中E的个数为
(6)G的二价阳离子能与乙二胺(H2N—CH2一CH2一NH2)形成配离子:该配离子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 。(填字母)

a.配位键 b.极性键 c.离子键 d.非极性键
阴离子CAB中的A原子与乙二胺(H2N—CH2一CH2一NH2)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