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作家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的作品,以民间传说、故事作为其文学创作的重要来源,始终以其生长的乡村故土作为叙述的根基与精神家园,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他的创作手法受到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和美国南方作家福克纳的影响;其作品内容直抵中国农民命运的重大命题,闪烁着人性光芒,表达了全人类共同情感。他的许多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瑞典等多国文字,赢得了世界文坛的尊重。
结合材料,从文化创新的角度说明莫言获奖对我国文学创作的启示。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化创新的途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市人大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上取得显著进展。市人大规定,凡是与市民关系密切、涉及面广的立法,都应公开征集市民参加立法听证会,对立法方案进行审议,接受市民和专家、学者到会发表意见。该市在制定《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的立法听证会还首次通过媒体公开征集参加者和旁听者,引起广泛反响。立法越来越走近市民了。
(1)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假设你要参加《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的立法听证会,就其中关于“优秀历史建筑的维护整修义务完全由该建筑的所有者承担”这一规定发表意见,你认为你应该准备哪些方面的材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打下了政治基础,极大地调动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国家、管理国家的积极性。回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和确立,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也是中国人民对人类民主、文明事业的贡献。
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和确立,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申纪兰是迄今我国唯一的一位参加过一至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从25岁第一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到现在,申纪兰用她半生的时间,见证了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1953年,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民主选举中,申纪兰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4年9月,25岁的申纪兰享受了当时只有县长才有的特殊待遇,骑着一头毛驴走出了大山,走出了山沟,带着父老乡亲们的殷切嘱托,她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中南海怀仁堂,申纪兰和1211名全国人大代表审议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代表乡亲们投下了神圣的一票,履行了一个全国人大代表的职责。在她参加过的一至十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中,申纪兰印象最深、永生难忘的还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她很自豪地说自己是农民代表,要一直为中国最大的群体——农民说话,要实实在在反映农村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她曾经是山西一个“没有土,到处都是石头”的贫困山区农业合作社的生产队长。当她的姐妹们还为不幸的婚姻和沉重的家务而痛苦时,她提出了妇女应该和男人享有同样的工作权利和报酬。她的建议被采纳。新中国的《劳动法》明确规定:男女同工同酬。
(1)申纪兰印象最深、永生难忘的为什么还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申纪兰的建议能够被采纳并写进新中国的《劳动法》说明了什么?

2011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立57周年。57年的历史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特点和优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十六个用血与火锻造的金色大字将永远镌刻在中国的大地上!
如何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的政权组织形式”。

从今年下半年起,全国开始实行居民生活用电阶梯电价。阶梯电价,是指把户均用电量设置为若干个阶梯分段或分档次定价计算费用。对居民用电实行阶梯式递增电价可以提高能源效率。这些年来,电价市场化改革步伐大大加快,科学合理和公开透明的政府定价制度初步建立。发改委还将积极稳妥推进电价市场化进程,拟继续优化销售电价分类结构,减少交叉补贴,建立有利于节能减排,引导用户合理用电的电价体系。有人认为“实行阶梯电价在国外已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我国照章采用就可。”
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对这一观点予以评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